今天是5月27日,今天是孟晚舟案開庭的日子。上午9點,很多媒體的記者都已經等在孟晚舟家門口,華為公主孟晚舟雖然是被審判的對象,但是在加拿大的民主體制下,她仍然像個明星一樣,一襲黑裙,打扮的美美的,從她的豪宅裡出來,前往法廳。對比因報復孟晚舟被捕而被中共拘押的加拿大公民兩個Michael,孟晚舟充分享受了民主自由的美好。
其實昨天就聽說孟晚舟前往中領館拍照提前慶祝今天被無罪釋放。加上昨天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威脅加拿大,如果裁決結果對孟晚舟不利,中加關係將進一步下滑。很多人就擔心加拿大會受不了這種威逼利誘而妥協。直到今天上午11點10分,加拿大卑詩最高法庭裁定,華為孟晚舟案符合引渡的雙重犯罪標準,引渡程序將持續。大家總算是長長的舒了口氣。雙重犯罪標準,就是說孟晚舟被起訴的罪行在加拿大和美國都被認定有罪。根據加拿大的《引渡法》和美加引渡協議,引渡人涉嫌的罪行需要兩國都認定是犯罪行為,才符合引渡條件,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想要引渡孟晚舟,但是加拿大不認為孟晚舟犯罪,那麼引渡就不成立。孟晚舟就自由了,就可以離開加拿大了。但是現在,雙重犯罪認定後,孟晚舟被引渡將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這個結果,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歡喜的人都清楚知道孟晚舟案將對華為和中共是有力的一擊。愁的是那些粉紅五毛和中共。
我上次做了一期關於美國封殺華為的節目,我說華為的存在和發展是對全世界的威脅。有一些粉紅就開始生氣了,說你們這些人反共就反共,那是你們的自由,中國好不容易有了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是華人之光,美國看華為強了怕被華為比下去了才打壓華為的,這樣想法的人真的很多,我今天就想跟大家談談為什麼華為在海外備受爭議?美國為什麼要圍堵華為?為什麼華為的存在和發展是對全世界的威脅。
其實如果搞清楚了華為和中共的關係,就不難理解華為存在的威脅。
有人說華為是民企,華為也自稱是民企。但是中共的「國家情報法」,要求任何組織和公民都要「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就算是民企,也是聽命於黨。5月16日推特上指有中國媒體消息稱華為若再被美國卡脖子,阻止台積電等企業向華為供應芯片,中國將把相關美企如蘋果等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有網友回應說,“華為不是一家私企嗎?中國政府怎麼這麼緊張?中國多少私企倒閉也沒見政府跳出來站台?”中共的緊張在孟晚舟案,對加拿大的報復行動已經展露無疑。試想一下,哪個民企的一個高管被捕會被中共外交部一再嗆聲;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四月初,法國總統向習近平提出要向中國購買10億個口罩,習近平居然用法國購買華為5G作為交換條件,直接以老闆的身分討價還價了。
前中共外交官陳用林就說過,「華為是一家軍工國企,由總參和安全部聯合經營的一家公司,所以華為整個就是一個特務機關。」他還說,「實際是政府在操縱,最早的時候是國家開發銀行直接撥款給它,它需要錢的時候政府直接就給它撥錢,海外的業務完全是在間諜機構的指導下,開發間諜設備服務於中國的全球戰略。」
華為說自己是民企,中共用來阻止中國人了解國外信息的長城防火牆就是華為的傑作,它還輔助建立了金盾工程、人臉識別系統來監控人民。還有華為手機自帶的屏蔽系統,以及它現在急欲控制世界5G網路等等。網上曾熱傳的一份華為客戶名單顯示,在被公布的100多個使用華為視頻雲端的客戶中,有一半是各地公安局、監獄、警察學校等,及大量的政府單位,國企部門與地區街道。毫不誇張的說,華為在中國國內直接就是政府監控人民的工具。
如果說,華為在中國境內是明目張膽的監控中國人,那麼華為在海外的發展與佈局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作為中共極力扶持的一個間諜機構,華為從一開始便把目標放在了全球。據《華為管理變革》一書介紹,1994年任正非提出,「10年後,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占一分」。他憑什麼有這麼大的低氣呢?
因為他的後台老闆是中共!美國業界人士估計,中共大約向華為提供總數在1千億至兩千億美元的補貼。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指出,在中共政府資金的支持下,華為的電信網絡成本比其它競爭產品低20%至30%,華為還為外國客戶提供慷慨的租賃或貸款條件,許多國家受到大幅折扣的經濟誘惑。試問,哪個靠公平競爭的公司能拼得過低於成本價的競爭對手呢?所以,華為一路暢通。
在初期,華為把國際化重點放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上,然後再向發達國家滲透。
它1987年成立公司,1996年進入了俄羅斯市場,1997年進入拉丁美洲市場,1998年進入非洲市場,2000年進入亞洲市場,至2005年,華為已經擴張到世界各地,主要在歐洲、中東、非洲、亞太、美洲等地區,建立了很多海外子公司。到了2008年,華為銷售額的75%都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華為在非洲超過50個國家部署了無線基站、超過70%的LTE高速移動寬帶網絡以及超過5萬公里的光纖。
2009年,華為建立第一個5G研發團隊。為了開發5G,華為開展了一系列合作活動。華為與紐約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20多所大學,與德國電信、沃達豐、日本、西班牙電話公司、北歐電信運營商和阿聯酋電信等20多家運營商,還有其它行業的領軍如寶馬、大眾、沃爾沃、西門子和博世等,及10多個5G全球行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
到2018年11月,華為已經簽署22份5G網絡合同,並且正在和「全球50多家運營商」合作進行5G測試。
粉紅們可能又要說了,華為用5G高科技為全世界提供服務,造福人類。為為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遠程教育和醫療等提供比4G快百倍的網速,讓物聯網、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得到更廣泛的運用,這多好的事啊。是啊,如果單從科技造福人類來說,5G當然是個好東西。可是華為的5G,在體驗高科技的同時,還會帶來國家安全的風險。5G網絡所依靠的複雜軟件有很強的適應性,會進行自動更新。這意味著5G服務商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更改數據,甚至插入「後門」,攔截政府、情報機構和企業通信。
美國前白宮戰略顧問班農就說,“華為是我們所面臨的最大的國家安全威脅,超過核武,因為5G是未來技術的支柱,而華為作為中共軍方的前沿陣地,基本上控制了全世界的網絡和零部件。如果聽之任之,華為將控制整個西方的通信系統,從而能夠控制西方。” 澳洲信號局局長麥克.波格斯在一次採訪中說,「如果未來的5G網絡突然中斷,國內的電力和供水系統可能將跟著中斷,金融部門或其它重要機構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從2007年就開始調查華為。美國中情局在2011年10月的一份公開調查報告中披露,在過去三年裡,華為從中共政府拿到近2.5億美金的資助,為中共提供情報服務。華為類似於前蘇聯克格勃式的情報部門。
日本媒體2018年底披露,華為通信設備內被發現有「多餘零件」。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2018年7月發布報告,披露華為或與非洲聯盟的重大數據洩漏事件有關。2019年1月,波蘭當局以間諜罪名逮捕了一名波蘭籍的網路專家和一名中國人,這名中國籍嫌犯是華為員工。
2019年6月華為現駐澳大利亞代表、印尼華為前CEO劉浩生的前妻冉華向媒體披露,華為涉利用與外國通訊、電信公司的合作,對外國政府進行「利益輸出」,試圖控制外國政府聽命於中共。
華為自稱為民企,但它其實是黨產,它是中共出資成立和經營的,它的設備就是用來配合中共收集情報的,它的5G是中共試圖在世界擴張,控制全球通信系統的一個戰略部署。
這就是西方國家拒絕華為5G服務的原因。
自2018年以來,華為遭到國際社會的圍堵封殺,美國、澳洲、新西蘭、日本等國家已先後宣布,禁用華為5G網路設施。英國原本是有限度開放華為參與本國的5G建設,但英國首相迫於壓力,前不久已經表示將在2023年徹底將華為排除在外。
但是中共在歐洲進行了多年滲透和布局, 當地40%營運商已在使用華為4G設備。路透社2018年12月報導稱,華為的22份5G商業合同,有超過一半在歐洲。
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緊急行政令,延長對華為的封殺,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中興等企業生產的電信設備。美國商務部也發表聲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和實體清單,並阻止華為收購半導體公司以保護國家安全。此前華為一直在利用美國出口管制方面的漏洞,通過其他半導體製造商來使用美國的技術。此次對《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的修改就是修補這個漏洞,並確保美國半導體製造商與外國廠商能在平等的基礎上競爭。
接著台積電正式宣布將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設置新廠房,成立第二個在美國的生產基地,美國對此表示歡迎。有學者認為,此次台積電是“不得不表態”因為美中貿易戰促使美國加強對中共的科技防堵,有意限縮外企提供產品給中國公司的美國技術含量,而台積電很多重要技術來自美國,卻仍然供貨給華為,華為占台積電營收的15%到20%左右。這點是美國相當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