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薇羽看世間,我是陳薇羽。
最近幾天,圍繞著中國大陸,突發事件接連不斷。除了北京第二波疫情爆發,舉國關注以外;在東邊,南北朝鮮形勢緊張,北朝鮮突然炸掉境內的兩韓聯絡辦,還揚言要在邊境軍演;在南邊,中共軍機高頻率的進入台灣空域,台灣戰機掛實彈升空驅離;在西南邊,中印士兵發生流血衝突,雙方都有人員傷亡,成為半個世紀以來兩軍最嚴重的衝突。突發事件一件接一件,令人目不暇接。
共軍為什麼一周內罕見地連續三次闖入台灣空域;針對中共對台灣越來越大的軍事威脅,台灣有什麼應對選項;美國一直在印太地區協助盟國和盟友防禦,那麼美國會有多大的決心幫助台灣防禦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話題。
根據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所說,6月16日,中共殲-10戰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台灣方面呢,軍方除了廣播警告外,還派出空中偵巡戰機全程掌握,並派出戰機掛實彈升空驅離共軍戰機。
截至6月18日,10天內已經有5次解放軍軍機「接近」台灣西南「空域」的事件發生。
對於共軍(解放軍)頻繁進入台灣空域的原因,眾說紛紜,可能是中共藉機宣示周邊海空域的主權,也可能是針對8月即將登場的25國環太平洋軍演(Rim of the Pacific Exercise, RIMAC)和台灣將在7月進行的漢光演習。
不過,時值北京爆發疫情的敏感時刻,中共不斷派出軍機對台灣施壓,也不排除是為了轉移北京疫情的焦點。
最近第二波疫情在北京捲土重來,並快速擴散,北京一大半的市區出現了確診病例,已處於半封閉狀態。中小學全部停課,離開北京的人還必須得有核酸檢測陰性的證明。中共當局說疫情是在5月底、6月初出現的,但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公開回應說,這種病毒是潛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悄悄傳染,然後突然爆發,他推測4月底就出現了,毫不客氣地打臉習近平的親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
北京出現疫情不光是讓民眾焦慮不安,還會讓習近平定於一尊以及中共對全國的控制遇到挑戰,這時升高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來轉移疫情焦點,是很有可能的。就比如1979年鄧小平發動中越戰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當時中共的領導權之爭,中越戰爭結束後,鄧小平鞏固了他的政治權力。
那麼台灣方面會如何應對中共日漸增多的軍事威脅呢?
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跟中國大陸相比,台灣無論國力、財力、人力,軍事力量方方面面,都是無法跟中共對抗的。
蔡英文總統上個月的就職演說中表示,未來四年,要加強台灣的國防和戰略產業,要繼續強化防禦能力,還將發展機動、反製作戰力;並將通過改革,提升230萬後備軍人的作戰力。
也有些人主張台灣發展「刺蝟戰略」(porcupine strategy),不去跟共軍進行軍備競賽,不去追求發展大空軍、大海軍,以免陷入巨大的經濟壓力中;而是要像只長滿刺的刺蝟,讓大熊無法吞食。就是說,他們認為台灣應該大量發展地面導彈和火炮,這些武力就能有效抵禦共軍登陸台灣。
不管是發展大空軍、大海軍還是「刺蝟戰略」,或者兩者兼顧,最關鍵的是,台灣要考慮到,如何綜合發展軍力,使國軍的實力足夠強大,萬一中共實施「既成事實」戰略,而美軍還沒有趕到台海,台灣也能夠僅依靠國軍的力量抵擋住共軍登陸。關於「既成事實「戰略,我們一會兒在後面來說。
儘管台灣一直在努力發展軍力,兩岸的戰力懸殊仍然巨大,台灣的選項其實很有限。不過在共軍擾台時,中華民國軍隊一直都應對有方,不升高衝突,避免了引發事端。
當然,遏制中共軍隊進犯台灣更主要的一個因素是美國。就在共軍戰機擾台的同時,美國的軍艦和戰機也在台灣周邊海域施展軍威,最近三個月就多達三十次。
6月16日,美國空軍二架KC-135空中加油機兵分二路,飛至東海與巴士海峽活動,剛好就在台灣北方與南方外圍空域。
在此之前的6月9日,美軍C40A運輸機更是從日本沖繩美軍基地起飛後,直接飛進台灣領空,沿著台灣西岸上空持續飛行,最後從台灣南部的台南外海離開,飛往南海。台灣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C-40A此次採台灣西部航路,可謂相當特別,與台灣飛航情報區的A1航路極為接近。戰略學者認為,這次飛行路徑顯示台美互信深化,政治意義重大。
針對中共軍隊海上動作頻頻,美國軍艦今年也增加了通過台灣海峽的次數。
台灣具有重要的國際戰略位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台灣處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交界處,佔據第一島鏈的中心位置,對中、日、韓的大部分原油供給和遠洋航運會有巨大影響,對內可以輻射中國大陸的大部分沿海省份,對外則是進入太平洋的門戶,無論攻擊或防守,位置都非常重要。美國五星上將,陸軍元帥麥克阿瑟將軍就曾經說過,台灣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如果中共控制了台灣,就意味著中共控制了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這條海上長廊的關鍵樞紐;也意味著有主權爭議的南海將成為中共國的內海。而且台灣東部的深水港,也會被中共利用來作為潛艇出海的隱蔽條件,那麼中共極有可能輕易進入太平洋深處,威脅到達觀島,夏威夷,甚至是美國西海岸。而現在中共潛艇離開任何一個港口都要經過低淺的大陸架,很容易被發現。
簡單地說,如果中共控制了台灣,就可能統治印太地區。當然,這對美國的亞洲盟友、對美國都會構成不可接受的威脅。美國顯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當中共軍隊在台灣海峽頻繁展示大膽的軍事動作時,早已引起了美方的關注。美國認為這些軍事動作顯示出北京試圖改變台海現狀。
於是,美國的共和黨參議員霍利(Sen. Josh Hawley)就在6月10日提出了《台灣防衛法》草案。他說,這個法案是要確保美國有足夠的軍事能力遏阻中共對台灣採取所謂的「既成事實」戰略。
既成事實戰略是說中共軍隊在美軍還沒能有效做出反應之前,就先奪取對台灣的控制權,並阻止美軍的聯合反擊行動。說白了,就是先發製人,打個措手不及,等生米煮成白飯,對方就是想改變都處於不利條件了。
霍利認為,共軍很有可能會採取即成事實戰略,所以,美國必須這種對軍事冒險主義說不。
這個草案要求美國國防部履行「台灣關係法」所規定的義務,阻止中國大陸對台「既成事實」的策略,並定期向國會報告。
這裡說到《台灣關係法》,我們知道,美國跟中共國是在1979年1月正式建交,那時候,中國提出了三個條件:斷交,廢約,撤軍。就是要美國跟台灣斷交,廢除共同防禦條約,並從台灣撤軍。這三個條件,美國都答應了。但是美國國會對於台灣的安全,以及美國在台灣的利益也非常關切,於是就有了《台灣關係法》。台灣關係法維繫了台灣和美國之間的事實外交關係,其中對於軍事上對台灣的援助是這樣寫的: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制裁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美國會密切關注。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如果台灣人民的安全和社會經濟制度遭受威脅,因而危機美國利益的時候,總統和國會將按法律程序,來決定美國應付這些危險所應該採取的適當行動。
雖然《台灣關係法》並沒有說,美國一定會採取行動保護台灣,但也沒有排除可能性。這種模糊的措辭其實是有很大空間的,一方面沒有違反和中共的約定,另一方面又讓中共對於台灣的控制有所忌憚。1995年曾經有個中共官員直接問當時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約瑟夫·奈爾,如果中共攻打台灣,美國會怎樣。出乎意料的是,奈爾回答,我們不知道,你們也不知道。一切都要看具體情況。這是非常高明的回答,也就是這種模糊戰略的運用讓中共始終看不透美國,也不敢輕易動手。
但是中共武統台灣的心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有一段時間的確是打算從內部滲透台灣,將台灣也變成一國兩制。可是自從中共欽點的代理人韓國瑜競選總統失利,又被台灣民眾罷免了高雄市長,加上香港反送中運動讓台灣人感到唇亡齒寒,徹底鄙視親共政黨,讓中共不得不放棄文統戰略,在全球聲討中共,外部壓力巨大,而內部統治也岌岌可危的時候,中共武統台灣不是沒有可能,而武統台灣最大的阻力還是美國。那麼就回到我們剛剛說到的即成事實戰略,這是中共唯一可能使用的方法,也是美國防範中共動武的一個重點。
致於美國將會怎樣從戰略戰術上防範,大家如果有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給我們留言討論。
好了,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的節目,別忘了訂閱、點讚和轉發。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