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Monday, February 6,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通過另一半實現自我?放下這一念 會發生什麼

by MF
December 3, 2020
in 生活札記
Reading Time: 2min read
0 0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文/李奧‧巴伯塔(Leo Babauta) 陳潔雲 譯

我有一個朋友,心地淳善,卻感到孤獨,竭力想找到一個欣賞他的善良伴侶共度一生。

我猜,我們都會有與他人建立深入關係的渴求,希望有那麼一個人和我們親密無間。我們會有一種想法,如果我們能找到這個人,並與他們融為一體,我們的人生就會很圓滿。

假如我們把這個想法拋在腦後呢?假如令我們充實、需要的一切,其實都在於我們自身呢?

假使找個完美又浪漫的伴侶、讓她/他滿足我們所有需求,這種想法只是一種無用的幻想呢?

事實上,我們已結婚的人都知道,二人世界不會永遠停留在蜜月期。長期的關係中會伴隨很多的衝突。我們人生的豐足感最終(大部分)不是來自另一半,而是來自我們自己。

假使我們放下找個理想伴侶的幻想、對美好未來的幻想,專注於此地、此刻,將會發生什麼?

我們如何獲得豐足

另一半並不會讓我們實現自己——最多,他們會使我們「自我感覺」更好,成為我們的傾聽者。傾聽是件偉大的事,然而親朋好友也可以傾聽我們的所思所想。而自我感覺良好這一點,我們自己也可以達成。我並不是說人生伴侶沒有用,只是說,要達致生活的充實,伴侶並不是必需。

以我的經驗來看,食、色、網絡、娛樂、毒品、酒與其它的刺激,只會帶來一時的歡愉,到頭來,只會讓你想要更多。

人生的豐足來自更深層次的東西:欣賞每時每刻瞬息萬變的美,找到生活的意義,服務他人,充滿慈悲愛心。

要擁有這些東西,我們並不需要一個伴侶。我們可以從自己身上及周邊的世界求索意義;我們隨時可以欣賞那些稍縱即逝的快樂時刻;我們可以服務於社區中的鄰居;可以愛所有的人——從我們生活圈裡的人(即便他們並不知道我們在為他們付出)、街上的陌生人,到每一個人。

豐足來自內心

我們只需要坐在這裡,試著向內看:

• 停下手中的事,靜坐下來,什麼也不做,只是感受當下一刻。

• 注意你的身體、呼吸,注意身體反映出的情緒(比如胸口發緊、心頭的暖意),以及所有的想法。

• 看到不斷變化的念頭,以及不變的善心。

• 愛你所看到的一切:從思想、情感到身體和呼吸,從無常變化到永恆的善良。

• 反思為他的意願。

• 通過對每個人(包括自己)發出善願,來培養自愛以及對他人的愛。

• 留意周邊,留意每一樣事物瞬息萬變的美。

• 反思你與他人的關係:他人怎樣支持了你的生活,滋養你的食物是怎樣經由眾人的手傳遞給你,你又是如何被你遇到、與你產生共鳴的人所影響,從而成為今天的你。這些人際連結也說明,你是萬物的一部分,也是所有人的一部分,這是一種不斷變化卻永恆的深刻連結。

在當下,在每一刻,你總是可以實踐這一切,從自身開始,從你身邊的人開始。

這種實踐可以帶來豐足與自我實現,除了專注、欣賞、感恩與慈愛,並不需要其它。這一切都在你心中。

作者簡介

李奧‧巴伯塔(Leo Babauta)現居關島,他是六個孩子的父親,著有六本書,其中包括《少做一點不會死!》(The Power of Less)。作者在一年半前成立「禪習慣」(Zen Habits)博客,忠實記錄他如何利用少的力量達成自我目標、健康養生和簡單幸福生活的歷程。不到半年,「禪習慣」即進入全球熱門博客前50名,擁有200萬訂戶。本文原載作者博客www.zenhabits.net。


分享
         
Tags: 生活札記
MF

MF

Related Posts

16歲少女寫「酒鬼爸爸的人生」逾400萬人喊讚

April 30, 2021
馬斯克

馬斯克也有的「專注型魅力」

April 28, 2021
Next Post

我的沉思

有幾種人 值得深交 遇到是福氣

我所知道的地球歷史與奧秘(一): 偉大輝煌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December 2020
MTWTFS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Nov   Jan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2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4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5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6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6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7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7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8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