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美國和台灣這個星期啟動了一個新的、旨在擴大中英文教學合作的教育倡議,以滿足雙方人民對華語及英語的學習需求。美國在台協會說,在美國及世界各地正在紛紛關閉孔子學院的情形下,這個新的倡議可以擴展美台中英教學機會、維護學術自由,並“鞏固台灣為美國及全球提供中文教學的角色。 ”
“美台教育倡議”(US-Taiwan Education Initiative)星期四(12月3日)在台灣外交部舉行啟動儀式,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和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儀式中宣布,這個合作倡議將成為美台全面教育合作的第一步,未來雙方將持續擴大華語及英語雙向教學合作、推動彼此教育機構交流,並深化美台青年世代的友誼和美台夥伴關係。
酈英傑說,“美台教育倡議”的背景是建立在兩個趨勢上,其一是包括美國在內,全世界許多大學都在關閉孔子學院,這是“因為它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查和惡意影響力活動方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是美國和國際學生對學習華語的興趣依然濃厚,“台灣可以,也應該在滿足那個興趣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說,美國已經在鼓勵學生選擇台灣作為他們學習華語的目的地,同時也在審視是否有更多機會將美國政府資助的華語課程項目移至台灣。為此,美國在台協會2020年的年度經費也為台灣富布萊特項目增加了新台幣6百萬元。
第2個趨勢是台灣對英語教育的進一步承諾。酈英傑說,台灣也在增加對英語教學的投資以便推動學生及勞動人口的國際化,蔡英文總統宣布將在2030年實現台灣全面雙語化,這也意味著台灣的學生和年輕人如果希望到台灣以外的地方發展,他們的選項包括全世界任何地方,美國樂意提供英語教學以支持這個目標。
酈英傑強調,這兩個趨勢都是建立在同樣的原則上,那就是“年輕人應該能在一個不受脅迫及審查的環境下追求學術及專業機會”,在此情況下,“美台教育倡議”將可為此提供一個平台,擴大雙方的合作以追求彼此共同的利益與價值。
台灣外交部也在一個聲明中說,“台美教育倡議”是台美教育合作的里程碑,“雙方首次在教育領域建立系統性、制度化的合作”,台灣有信心也有能力在美國華語文教育扮演重要角色,“為美國學生提供自由、民主、多元的中文學習環境”,外交部也期待未來與美方相關部會協同合作,持續深化台美夥伴關係及共同利益。
根據美國在台協會公佈的備忘錄內容,雙方合作項目包括加強和擴大現有的雙向教育交流,例如增加富布萊特教學項目的華語教學部分,增加選送台灣華語教師赴美教學、支持台灣推廣“華語文測驗”(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CFL)、探索美台英語及華語師資和教學資源的整合機會、加強英語師資培訓內容以應對“2030雙語教育倡議”需求、推廣台灣教育文化資源以鼓勵更多美國學生到台灣學習交流,例如通過國務院的本·吉爾曼(Benjamin Gilman)獎學金項目等。
除了吉爾曼獎學金外,美國政府資助的華語學習項目還包括“富布萊特項目”(Fulbright Program)、“國家安全語言青少年倡議”(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 for Youth, NSLI-Y)、“重要語言獎學金項目”(Critical Language Scholarship Program)等。
美國國務院8月中宣布,認定孔子學院美國中心是隸屬於中國政府的外國使團,國務卿蓬佩奧更在10月中一個專訪中表示,希望美國各地孔子學院在年底前全部關閉。
(節選自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