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Monday, February 6,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5) 敬天信神

by MF
December 5, 2020
in 以史為鏡
Reading Time: 2min read
0 0
0
秦始皇

秦始皇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九、封禪祭天,敬天信神

秦始皇五次東巡,在最後一次東巡中歸天。秦始皇封禪祭祀,敬天信神。

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種儀式。《史記‧封禪書》《論衡》和《韓詩外傳》等典籍均記載了自炎帝以來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實,伏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 都曾到泰山封禪。史載黃帝曾至泰山封禪。在大戰蚩尤於涿鹿之前,黃帝也是選在泰山腳下,大聚眾神。《史記‧封禪書》說,「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帝王當政期間要功勳卓著,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禪、向天報功。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領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七十人,到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封」,指築土壇祭天;「禪」,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之平地上祭地。並刻石(泰山刻石)立碑: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併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於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秦始皇出巡,曾於九疑山(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對虞舜行遙望而祭之禮,相傳虞舜死後葬於此山。秦始皇還登上會稽山(在今浙江省中部紹興、嵊縣、諸暨、東陽間),相傳大禹當年在這裡大會諸侯,始名「會稽」。秦始皇登此山以望南海,故又名「秦望山」。

十、巡視天下,刻石頌德

秦始皇二十八年東巡(公元前219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琅邪刻石),頌秦德,明得意。」曰: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姦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併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其大意為:二十八年,皇帝登基。端正法度,整治萬物綱紀。彰明人事之理,老幼皆適。聖智仁義,宣明道理。親撫東土,慰勞兵士。諸事完畢,巡行濱海。皇帝之功,操勞根本大事。重農抑商,百姓始富。普天之下,眾志成城。統一度量,書字同文。日月照耀之處,車船所到之地,無不遵奉皇命,人人得志滿意。順時行事,惟有皇帝。整惡治俗,跋山涉水。憐惜百姓,日夜不息。除疑定法,人人守紀。欽定各級職位,自負其則治理。舉措得當,整齊劃一。皇帝聖明,視察四方。無論尊卑貴賤,不得違越規章。姦邪不容,務求貞良。事情不分大小,皆應努力不怠。無論遠近,務求嚴肅端莊。正直敦厚忠誠,事業方能久長。皇帝恩德,四方安定。誅亂除害。興利致福。適時勞役,百業繁足。黎民安居,不動兵戈。六親相保,盜寇盡除。歡欣受教,法規盡知。天地四方,盡為皇土。西越沙漠,南達北戶。東起東海,北越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服。功過五帝,恩澤馬牛。無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寧和睦。秦王兼有天下,立名而稱皇帝,親撫東土,到達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代帝王,土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受封之土,朝見與否各異。互相攻伐,亂殺不止,猶刻金石,立碑炫耀。古代五帝三王,知識教育不同,法令制度不明,藉助鬼神,欺凌遠方,實不稱其名,故不能久長。他們尚未死去,諸侯業已背叛,法令名存實亡。今皇帝統一海內,設立郡縣,天下太平。顯明宗廟,施行公道德政,皇帝尊號大成。群臣齊頌皇帝,刻於金石,永作典範。」

「皇」,《說文解字注》「大也;從自;自,始也。」後簡從「白」。「王」之上冠「白」(王頭上戴個「白」冠的意思),輝煌之王,以區別於一般「王」。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皇」,亦指神話中的神。

中國「皇帝」稱號始於秦始皇,秦以後天子延用此稱號。創世主既然安排秦始皇成為開元第一「始·皇·帝」,所賦予其傲視天地之榮耀與威風不言而喻。更者,人類道德總體趨勢是下滑的,每個「千古英雄」有自己的上天授命。至秦時,人的道德已遠不如堯、舜時代,引用當年治理亦不能奏效,始皇帝更需有大秦新皇朝治理天下,教化子民之律法措施。如此,秦始皇功績甚巨,恩德甚大,不在三皇五帝下之情懷躍然石刻之上。

keshi
宋摹刻「琅琊台刻石」局部(公有領域)

秦始皇在東巡琅邪之中,在嶗山與「千歲翁」安期生相見。安期生師從河上公。安期生與秦始皇「語三日夜」,暢談修煉養生之道,還為始皇留書而去,並說千年後「求吾於蓬萊山」(漢‧劉向《列仙傳》,晉皇甫謐《高士傳》)。

第二年,秦始皇再次東巡琅邪、之罘一帶,在登之罘後,亦刻石(之罘刻石)。其辭曰: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皇帝東遊,巡登之罘,臨照於海。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始。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皇帝哀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烹滅強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

大意為:始皇東遊。追溯感懷功業,追誦大業根源。聖理國家,建立法度,突出綱紀。對外施教於諸侯與文惠,使其明達義理。六國之眾,貪婪凶暴無已,殘殺不停。皇帝憐憫百姓,派師討伐,奮發武德。以正義誅之,以正信行之,威德遠及,使其皆賓服。消滅強悍,拯救百姓,安定宇內。普施法律,治理天下,成為永遠之準則。

「東觀刻石」曰:維二十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逮於海隅,遂登之罘,昭臨朝陽。觀望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強。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併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尤。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大意為:始皇春遊。從臣皆感治國之道英明。聖法初興,內治本疆,外誅暴強。軍威通暢,震撼寰宇,終滅六國。一統天下,滅災絕害,永停征戰。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制定大義,明設規矩,有章可循。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百姓改化,遠近皆尊同法,自古絕無僅有。常職既定,後嗣循業,永保聖治。

為紀念道家修煉飛昇之茅濛,秦始皇將每年十二月之臘祭改名為嘉平,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內紀》曰:

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茅)盈曾祖父(茅)濛,乃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先是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此仙人之謠歌,勸帝求長生之術。⋯⋯因改臘曰「嘉平」。

茅濛之子在秦始皇身邊做侍從,故始皇帝對茅濛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之事瞭如指掌。茅濛後代,茅盈、茅固、茅衷皆修煉成仙,即道家歷代所尊崇之三茅真君。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第四次出巡,從上郡(今陝西榆林)過九原,經雲中、雁門、上谷、漁陽、右北平,至碣石,並且刻有著名的《碣石門辭》。

其辭曰:「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咸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徭,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併來田,莫不安所。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其大意為:興師用兵,誅滅無道,反叛平息。武力滅暴,平反無罪,民心歸服。論功行賞,惠澤牛馬,恩遍全國。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天下太平。拆除舊城,挖通川防,夷平險阻。地勢既平,民不服徭,天下安撫。男喜耕作,女修其業,事事井然。恩蓋百業,合力耕田,無不安居。群臣敬頌偉業,敬刻此石,永留典範規矩。

十一、身體力行,弘揚修煉

上古時代,人神同在,神跡常顯。人們信神、修煉、得道成仙,並非罕見之事;名山大川之中,修煉得道長命數千歲者大有人在。古代聖皇們,如堯、舜、禹、黃帝等,治理天下的同時,會仙訪道,修身養性,被認為是自然之事。他們在人間的使命完成之後,修煉成功、圓滿飛昇,也非個例。

後世之人,禮崩樂壞,道德下滑,人們離神靈越走越遠,神也越來越不向世人展示神跡,修煉成仙逐漸成為出世修煉人之「秘」事,甚至漸漸被世人視為「神話」、幾乎不可能之事。

然而創世主沒有放棄其子民,因此不斷派使者來提醒人們修煉提升、回歸天堂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和最好歸宿。修身養性、返本歸真之修煉文化,乃是中華神傳文化中最值得珍惜、保護之一部分。

道家修煉法門多為密傳單傳,不示外人。修煉乃修煉者個人之事,不修煉者豈知個中神妙?很多著史之人,不懂得修煉,以自己的狹隘觀念取捨史實,使得很多真實修煉之神跡不能被記在史書中流傳。很多史書中對秦始皇與神仙交往、談道不記敘,認為是無稽之談;對秦始皇身體力行,廣傳修煉、返本歸真、成仙之道誤認為貪生怕死,一心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引出一系列荒謬結論,誤導後世若干代人。

其實始皇帝每次東巡皆留下許多神跡傳說。

秦始皇對修煉之士十分尊重,也常和他們一起討論神仙、真人、長生、修煉之理。始皇曾說:「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史記.秦始皇本紀》)他不只自己潛心修煉,身體力行,還為弘揚修煉、光大正道不遺餘力。不僅在華夏本土民間、宮廷提倡,還多次派遣助手出海弘揚。

東晉王嘉《拾遺記》記載秦始皇和宛渠異人相見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睹。曰:「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俗多陰霧,遇其晴日,則天豁然雲裂,耿若江漢。則有玄龍黑鳳,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國人今獻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臣先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之,三鼎已成。又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雲入於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

秦始皇當年在碣石派遣韓終(又名韓眾,韓種)等出海求仙尋藥,並弘揚華夏修煉文化。今秦皇島市即以秦始皇命名,蓋因當年秦始皇曾巡遊此處。韓終修煉成神,有很多歷史記載,唐代司馬承禎《洞天福地記》載︰「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嶽真人韓終所治之處。」韓國辰(秦)韓之國名即來源於韓終。古代朝鮮半島新羅國亦是在辰韓基礎上發展而來。李延壽《北史》列傳記錄:「新羅者,其先本辰(秦)韓種也。」

秦始皇東巡遊榮成山為後世亦留下很多遺蹟、傳說。秦橋遺蹟又名秦皇橋,在成山頭南側大海中,由海中四塊巨石天然構成。由於礁石嵯峨,若斷若連,隨潮漲落,出沒海面,其形如橋,似人工架設。

十六國時期《三齊略記》云:「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下,城陽一十三山,岌岌相隨而行,石去不駛,神人鞭之見血,今召石山石色皆赤。」「始皇造橋觀日,海神為之驅石豎柱。始皇感其惠,求見。神曰:『我醜,莫圖我形,當與帝會。』始皇入海四十里,與神見。左右有巧者,潛畫其像,神怒曰:『帝負約,可速去。』始皇轉馬前腳才立,後腳遂崩,僅得登岸。」

這一段記敘山神趕石為秦始皇造橋與海神相見所用,而海神更為秦始皇驅石豎柱,建成石橋。但秦始皇之隨從者卻偷畫海神之像,惹得海神生氣毀橋,因為海神有言在先,不圖其形,如不畫像,則和始皇相見。

當年,秦始皇調轉馬頭回到岸邊,身後修好之石橋開始崩塌,秦始皇剛登上岸,石橋便全部沉入海底,只剩下近岸邊四個橋墩在波濤中乍出乍沒,時隱時現,一直保存至今。直到現在,成山頭之紅色岩石上布滿道道溝壑,為當年山神鞭撻出血所致。榮成山礁石因秦始皇而聲名遠播,被列入榮成八景之一,流傳至今。

秦始皇第五次東巡,再至琅邪時來到當年與安期生相見處,並為安期生立祠阜鄉亭並海邊十數處,將天台山中湯谷改名為望仙澗。當年始皇帝所建安期公祠之遺蹟至今可見。

近千年後,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為秦始皇圓了千年後再見安期生之宿願,並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說到安期生,詩云:「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輝,白髮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李白還在《古風之七》中描述見到安期公之場景:「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迴風送天聲。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詩中所指之盧敖即是當年秦始皇身邊的一位博士。盧敖當年深受始皇帝影響,辭官隱居,尋遇真人,授以仙訣,遂遠遁深山修煉,道成飛昇。後世之漢武帝於元鼎四年,還為紀念盧敖,在河南設盧氏縣。

秦始皇在琅邪又遣徐市(音福)等東渡大海求仙尋藥並廣傳中華修煉之道。秦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御草以覆死人面,遂活。有司上聞,始皇遣使賚草以問(鬼谷子)先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光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瓊田中,亦名養神芝。其葉似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耳。』」(《太平廣記》)「秦始皇聞鬼谷先生言,因遣徐市入求玉蔬金菜,並一寸葚。」(梁‧蕭繹《金樓子‧箴戒篇》)相傳徐市是鬼谷子之徒,故秦始皇遣徐市等東渡大海相訪。在日本,徐市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日本歷史研究確認徐市即是日本之神武天皇。

韓終、徐市等不光帶去中華文字及各種技術,更把中華神傳文化帶到韓國、日本,遂使中華神傳文化在多個鄰國紮根。韓國、日本等至今仍有許多當年韓終、徐市等東渡大海,及所留修煉文化及遺蹟,為這些國家人民在日後得正法、修大道開啟良好之端。

後世許多明君聖主也和秦始皇一樣,不光自己敬神修煉,採藥煉丹,也派遣手下飄洋過海,將中華文明、信神修煉之道傳給周邊國家及人民, 實是對其人民最大善行及最好給予。

另外,求仙尋道,煉丹採藥,為修煉養生的重要部分。很多道家門派中,服藥吞丹,將體內廢物、毒素排出體外,身輕體健,繼之後續其它修煉步驟,乃修煉基理。只是後世,特別是近代之人,深受無神論之害,遠離神靈,道德敗壞,不光不信神敬天,反而癡笑古人。#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分享
         
Tags: 千古英雄秦始皇
MF

MF

Related Posts

蔣介石

【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51) 中共對蔣的誣衊

April 30, 2021
1967年9月習仲勳在西北農學院被批鬥(維基百科)

習近平的父親留下的四大遺產

April 30, 2021
Next Post
秦始皇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6) 「焚書坑儒」真相

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漢武帝傳(1)盛世君王

我所知道的地球歷史與奧秘(二):蘭特斯帝國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December 2020
MTWTFS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Nov   Jan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2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4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5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6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6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7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7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8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