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Monday, February 6,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漢武帝傳】之七:軍威遠揚 保絲綢之路暢通

by MF
December 11, 2020
in 以史為鏡
Reading Time: 2min read
0 0
0
漢武帝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柚子/大紀元)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兩千多年前,在大漢王朝的西北方,沿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緣,有一塊神祕瑰麗的地帶。那裡有幾十個異域古國,由一位叫張騫的漢使歷經千辛萬苦而發現。從此這些國家被稱作「西域」,它們也同時了解到在東方有一個富庶廣博的天朝上國,叫大漢,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漢武帝。

通往西域的蜿蜒道路,被後人稱作「絲綢之路」,這是一條打通中國與中亞、西亞甚至歐洲、非洲的商貿通路。它漫長而久遠,跨越幾十個國家,在歷史上閃耀光輝一千多年;它忙碌又繁華,商旅使團絡繹不絕,把中國的絲綢、瓷器、文化帶到更為遙遠的地方,向西方展示了東方卓越而輝煌的文明;西方的特產隨之一路向東,豐富了中原文明。

這一切繁盛的締造者,正是漢武帝。他為了實現大一統王朝的遠大理想,在北征匈奴的同時,威震四夷,在西方也打出一條通路。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6/06/1606200427151456-600x404.jpg敦煌壁畫: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公有領域)

一出西域

漢朝的西域,主要指今天的新疆地區。《漢書‧西域傳》記載:「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國,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里,南北千餘里。東則接漢,厄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從玉門、陽關到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系一帶。

我們之前講到,漢武帝在即位之初就派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是為了共同抗擊屢犯邊境的匈奴,聯絡同樣飽受匈奴欺凌的大月氏國。第一次出使就非常凶險,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和堂邑父率一百多名精心挑選的隨從,從隴西出發,很快進入河西走廊。不料途中遭遇匈奴騎兵,張騫等人都成了俘虜,並被送到單于的王廷。張騫在匈奴處被扣留了十年之久,在那裡娶妻生子。

在這十年中,張騫一直沒忘所負使命。十年後的一天,張騫等人趁匈奴監視放鬆之機,逃離匈奴地區,繼續向西進發。他們取道天山南麓的車師,經過焉耆、龜茲,翻過蔥嶺,到達大宛(在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康居(在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大夏(在今阿富汗北部),最後終於到達大月支。這時的大月支人已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沒有了向匈奴復仇的想法。

張騫在大月支停留了一年多,因沒有結果,於元朔元年(前128年)踏上歸途。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想避免被匈奴發現,但還是被匈奴抓到,又被扣留一年多。趁著匈奴內亂,張騫又帶著妻兒與堂邑父逃回漢朝。整個出使過程,前前後後花了十三年,當時的百人使團也只剩下張騫和堂邑父兩人。漢武帝感念張騫的功勳,封他為太中大夫,之後封為「博望侯」。

張騫雖然沒有達到出使的目的,但因其遊歷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國,對西域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比如這些國家出產葡萄、苜蓿、石榴、芝麻、大蒜、蠶豆、黃瓜、獅子、犀牛、汗血寶馬等,這為漢朝開闢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成為漢武帝後來制定對西域政策的依據。

在漢武帝詢問西域諸國的情況時,張騫說,匈奴勢力強大,所以西域很多國家不得不屈從於匈奴。他著重介紹烏孫國與匈奴的矛盾,並建議招烏孫王往東回到敦煌一帶,跟漢朝共同抵抗匈奴。這就是「斷匈奴右臂」的戰略。

同時,張騫還建議加強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用贈送禮物、給予好處的辦法,讓他們來朝拜漢天子。如果真能得到他們的支持,並用道義使他們成為屬國,那麼就可以擴大萬里國土,招徠不同風俗的人民,使漢朝天子的聲威和恩德傳遍四海內外。漢武帝深以為然,都予以採納。

在元狩四年(前119年),漢軍再次大敗匈奴並控制了河西走廊,漢武帝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Zhang_Qian-600x373.jpg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張騫出使西域圖。(公有領域)

張騫「鑿空」

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所率的使團規模更為龐大,由三百人組成,每人備兩匹馬,帶牛羊萬頭和價值千萬的金帛貨物。使團第一站到達烏孫國,得到烏孫王昆莫恭敬的接待。張騫向昆莫說明他出使的旨意,希望烏孫能和漢朝合作,共抗匈奴。因烏孫國內部分裂,一分為三,昆莫不能掌控全國,也就沒法對張騫做出什麼承諾。雖然遊說烏孫東返沒有成功,但昆莫對待張騫等人非常友好。

張騫又分派副使持節,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一帶)、身毒(今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裡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等國家,自己留在烏孫等候消息。出使是非常成功的,在安息國,漢朝使者更受到兩萬人的盛大歡迎。

到了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歸漢,烏孫國王也派嚮導、翻譯人員護送漢使,還派出使者跟隨張騫回到長安,答謝漢武帝,順便讓他們察看漢朝情況,了解漢朝風貌。這是史書中記載的西域人第一次到中原的經歷。漢武帝看到烏孫派使者前來,非常高興,不僅熱情招待他們,還讓他們到處領略漢地風光。烏孫的使者看到漢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且財物豐厚,回去報告給國王,烏孫國越發重視漢朝。

張騫因出使有功,獲封為大行官,但是不久就去世了。他當年派出的溝通大夏等國的使者,也陸陸續續帶著各國使節回到長安。西域各國從這時起,開始和漢朝有了外交關係。因為這種交往是張騫開通的,所以,後來前往西域各國的漢朝使者都稱「博望侯」,以此取信於外國,外國也因此而信任漢朝使者。

《史記‧大宛列傳》稱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之旅,有開闢道路的意思。在張騫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漢朝每年不斷有使者前往西域各國,多的時候有十幾批,少的時候也有五六批。每批使團多則幾百人,少的也有一百多人,所攜帶的東西大體和博望侯所帶的相同。到遠的地方,使團要八九年才能回來,近的地方也需要花費幾年時間才能歸漢。

至於外國使者,除了來自安息、烏孫等國,還包括大宛西邊的小國驩潛、大益,大宛東邊的車師、扜深、蘇薤等國也都隨漢朝使者來進獻貢品和拜見漢武帝。長安城出現形形色色的西域人,儼然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

由於張騫和漢朝使者的出訪,漢朝與西域和中亞、西亞的交通從此開通,外來文化的輸入也自此開始,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也從此開啟。當西域各國驚歎於漢朝的富饒和漢天子的氣魄時,越來越多的異域物產湧入大漢王朝,比如來自身毒的大象、孔雀,來自安息國的鴕鳥、獅子等,以及產自西域的瓜果,如歐亞種葡萄、石榴、無花果等,乃至琵琶等樂器,也讓漢朝人大開眼界。

但是,匈奴在西域仍保有影響力,對漢朝使者和往來客商多有侵擾,西域諸國也懾於匈奴的武力,而成為匈奴人的幫凶。為了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力量,也為了聯合西域諸國對付匈奴、保證絲綢之路的通暢,漢武帝對西域國家採取和戰並用、恩威並施的策略。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6/05/640px-Central_Asia_in_the_Han_Dynasty_1.03-600x354.png漢代的烏孫國與周邊國家。(公有領域)

恩威並施

漢武帝對西域的策略,具體來說就是對親漢的國家實行「和親」、對依附匈奴威脅漢朝的國家則進行軍事討伐。

烏孫國有意親近漢朝,引起匈奴的不滿,準備攻打烏孫。元封六年(前105年),烏孫國王昆莫以良馬千匹為聘禮,向漢朝請求和親,希望能娶漢朝諸侯的女兒做妻子,同漢朝結為兄弟。漢武帝就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公主送去烏孫和親,並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匈奴得到消息,也嫁出一位公主,細君公主就被封為右夫人。細君公主到了烏孫,經常用財物、絲綢等東西賞給國王身邊的貴族,以維繫漢朝與烏孫之間的關係。

細君公主去世後,漢武帝又把楚王戊的孫女解憂公主嫁給新的烏孫王。解憂公主始終奉行漢武帝交給她的和親使命,她還有位侍者馮嫽,是個深知詩文事理的女官。作為公主的使者,她常持漢節行賞賜於諸國,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稱為「馮夫人」。她們的所作所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漢朝和烏孫的關係。

烏孫國後來成為漢朝打擊匈奴的重要基地。漢宣帝時,烏孫曾出兵5萬,協助漢軍攻打匈奴。這一切都應歸功於漢武帝的遠見卓識。

當時的西域各國,有親漢的,也有背漢的。因為漢使出使西域,從陽關和玉門關出發有兩條路可以走,途經的第一站分別是樓蘭和車師國。樓蘭位於今天新疆羅布泊一帶,車師位於今天新疆吐魯番一帶。由於漢朝和西域使者來往頻繁,兩個國家應接不暇,開始投靠匈奴,故意為難漢使,比如不提供飲食、派兵阻攔通西域的道路,甚至殺人越貨。他們還把漢使的行蹤透露給匈奴人,致使很多漢使遭匈奴兵劫殺。

為了保護漢朝使者的生命安全,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遠揚軍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他派將軍趙破奴率領數萬漢軍出擊西域。匈奴人聞聽後,早早把兵撤走。趙破奴先以七百輕騎突襲樓蘭,生擒樓蘭王;接著又指揮大軍,迅速攻陷車師王城。漢軍的勝利,令烏孫、大宛等周邊國家為之震動。

被擊破的車師人遷至吐魯番盆地,投靠了匈奴,分布於博格多山南北。樓蘭則分別送出一位王子到漢朝和匈奴,表示在大漢和匈奴之間嚴守中立。在滅車師、敗樓蘭後,漢武帝從酒泉到玉門關一帶,修築亭、障等邊防要塞,保障西部道路的安全。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9/08/Palefrenier_menant_deux_chevaux_par_Han_Gan-600x501.jpg唐韓幹的《牧馬圖》。(公有領域)

征伐大宛

漢武帝初次揚威西域,大獲成功,趙破奴因之受封浞野侯。在滅樓蘭、車師四年後,即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武帝再次出兵西域,目標是大宛國。據《史記》記載,大宛國這地方是張騫在尋找大月氏時發現的,離漢朝大約一萬里,在今天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大宛國王本來就聽說漢朝錢財豐富,曾想與漢朝溝通,卻未成功,所以見到張騫十分高興,並幫助他到達月氏國。

張騫回國後稟告漢武帝,大宛國的風俗是定居一處,老百姓耕種田地,種植稻子和麥子。那裡還出產葡萄酒,而且當地的駿馬出汗帶血,傳說祖先是天馬的兒子。漢武帝相當重視騎兵,自然也相當重視良馬,當聽說大宛有汗血馬,就特別嚮往。

後來到大宛的漢使越來越多,有關汗血馬的消息也不斷傳來,據說大宛人把寶馬藏在貳師城。於是,漢武帝便派使者持千金和金馬,去換取大宛的寶馬。但是呢,大宛國國王與大臣們都以為遠離漢朝,漢軍打不過來,所以很蠻橫地拒絕了漢使的要求。漢使一怒之下毀壞了金馬表示不滿,大宛國的貴族還唆使鄰國發兵截殺漢使。

漢武帝聽說後非常震怒,下令調集幾萬大軍西征大宛,統帥是貳師將軍李廣利,就是那位傾國傾城的李夫人的弟弟。因為這次出征的目的是希望取得貳師城的寶馬,所以李廣利被封為貳師將軍。此次遠征因路途遙遠,李廣利打仗本事平庸,所以一出征就遇到了困境。沿途的各個小國緊閉城門,不肯供給糧食,漢軍就採取攻城補給的方法,一邊打仗一邊行軍。等到了大宛國的附屬郁成國的城下時,幾萬士兵就只剩下幾千人,戰鬥力大大降低,一交戰就被打得慘敗。

第二年,李廣利率領殘部退入敦煌,此時只剩兩千餘人。李廣利只好上書要求罷兵,漢武帝大怒,派使者警告他:「誰敢入關就斬誰!」李廣利就在關外駐紮待命。

就在漢武帝為大宛之戰鬱悶之時,曾經揚威西域的英雄趙破奴將軍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全軍覆沒,趙破奴被俘。大臣們於是紛紛進言,希望武帝停止對大宛的軍事行動,全力對付漢朝最大的敵手匈奴。但是漢武帝認為,漢軍如果不能拿下大宛這個小國,就會喪失漢朝在西域的威望,更得不到西域的駿馬增強漢軍實力。所以他決定,再組織一次更大規模的遠征。

為保障戰事的順利,漢武帝在新一輪西征之前,徵集六萬騎兵、十萬頭牛、三萬餘匹馬以及數以萬計的驢子和駱駝,此外還組織一支運輸糧草的輜重部隊和一支旨在破壞大宛國都城水源的工兵部隊。同時又在酒泉、張掖一帶布置十八萬大軍,隨時準備支援。

太初四年(前101年),李廣利再次被委以重任,率領這支氣勢滂礡的大軍遠征大宛國。沿途的西域各國大多懾於漢軍氣勢,紛紛大開城門,貢獻酒食犒勞漢軍。只有輪台國不肯出迎,於是被漢軍在行軍途中滅國。就這樣,西征軍長驅直入,兵臨大宛城下。李廣利先派工兵部隊切斷大宛都城內的水源,又摧毀大宛都城的外城,生擒大宛軍猛將煎靡。在漢軍的強勢圍攻下,大宛國投降,國王被殺。

大宛人放出汗血馬,讓漢軍自行挑選。李廣利挑選了幾十匹上等馬和三千匹中等馬,改立親漢的昧蔡為大宛國王,然後回國,並於回國途中滅了郁成國。這場戰爭,被讚譽為世界軍事史上「空前大膽的行軍」,對於控制西域和打擊匈奴意義重大。之後,西域各國徹底臣服漢朝,派子弟到長安為質,以加強和漢朝的關係。

漢武帝在得到汗血寶馬後,曾寫下《西極天馬之歌》:「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天馬入漢,象徵著四夷臣服,這首詩就表達了漢武帝躊躇滿志的暢快心情。後來漢朝派十多批使者到大宛西邊的一些國家,曉諭和考察討伐大宛的威武和功德,並尋求奇異之物。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事勝利以及對西域各國的恩威並施,一方面減少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另一方面拓展漢朝西北邊疆的領土,控制了天山南路,疆域發展到蔥嶺地區。這不僅打通了漢朝與西域和中亞、西亞的交往,也打通了中西文明交往的通道。@*#(未完,待續)

–轉自大紀元


分享
         
Tags: 千古英雄漢武帝
MF

MF

Related Posts

蔣介石

【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51) 中共對蔣的誣衊

April 30, 2021
1967年9月習仲勳在西北農學院被批鬥(維基百科)

習近平的父親留下的四大遺產

April 30, 2021
Next Post

古代史官多硬氣?一家被殺剩一人也不寫僞史

原來這才叫休息——科學家揭祕真正的“休息模式”

讀《中庸》:關鍵在「中和」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December 2020
MTWTFS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Nov   Jan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2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4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5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6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6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7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7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8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