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Wednesday, March 29,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讀《中庸》:關鍵在「中和」

by MF
December 11, 2020
in 以史為鏡
Reading Time: 1min read
0 0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古書一般都開宗明義,《中庸》也不例外。因此,頭一章結論的部分,也就是最後兩句話,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告訴你「中」是儒家認識到的天下必須遵循的根本法則,同時也告訴你達到「中」的辦法就是「和」。此法一明,即可徹悟孔子所講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真義。

原文是這樣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大家一看,可能覺得之乎者也的,很難理解。其實那只是古人講話跟今天不同而已,道理其實簡單易懂。大意是說:喜怒哀樂等等這些人的情感,還未表露出來時,就是處於「中」的狀態。情感一旦宣洩出來,就要有所節制,儘可能往中的狀態調節,這就是所謂的和。中,是天下必須遵循的最大的根本法則,和,是能讓人達到中這個狀態的辦法。事物達到中和,天地必然各安其位,次序井然,陰陽調和,自然孕育萬物,生機勃勃。

這裡以人的喜怒哀樂作為例子,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中」這個制約萬物萬事的標準,是個怎樣的狀態和表現,並非只有人的情感表現出中的存在。儒家其實是道家在人這個層次的學問,因此,大家可以把中看成道家講的道在人世間體現的狀態,也就是道在人中的體現。我們將它理解為人能感覺到的道。於是儒家取名為中。

說白了,這裡告訴你處理事情的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記住,天下萬事萬物,都被「中」這個根本的法則,或者標準所制約,偏離它就會漸漸出問題,偏離越遠問題越大,所以,心中時時記住它,就知道在問題出現後,如何解決。那就是一旦偏離,就以中的狀態為目標,進行歸正,這個過程就叫和。而天地間最大的和,就是陰陽調和,中醫治病就是體現此理的運用,它無論用什麼辦法,為的就是調和人體的陰陽,使之達到中的平衡狀態,即陰陽平衡,自然病就好了。而人體,道家稱作小宇宙,所以,大到天地,小到人體自身,都是這個道理,人世間萬事萬物,都不可能片刻偏離中的軌道,偏離的過程就是漸漸出問題的過程,這是舉出我們能看到的自然現象來闡述此理。比較好理解。所以,這裡,是以最常見的情感和天地作為例子來講中庸之道的。

我們提到對中庸最普遍的理解就是不走極端,因為過猶不及,不足和過度都會使得事物走向失衡狀態,倒向一邊,就會出問題。所以中這個軌道,是不能變的。正所謂「中不偏,庸不易(易,變更的意思)」。中庸的庸,與用同音,因此,也被人理解為實用之道,用中之法。是可以具體實踐和掌握的實用的智慧。

只有懂得中庸之道的內涵,我們才能明白孔子講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多種理解。我們僅舉一例。比如君子講以道德教化百姓,但會根據不同的人,行之有度的做,不給人超出限度的壓力,他們會考慮時代、身份、年齡、民族文化背景、環境等現實條件和不同人的理解能力來做,此為中和的實踐,使自己與受教化的人達到一個中的平衡點,讓人易於接受,感到親切自然,這時候,就是處於和善也就是真善的狀態,自然道德教化行之有效,不會輕易走向失敗。展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不教條,不挑選,今天人們把它叫作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

孔子一生倡導仁義,是圍繞「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在實踐的,能與不同的人維持和睦協調的關係。因此君子平時與人相處,不會要求別人與自己一樣,尊重理解別人的同時也會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境界和做人的標準,也就是不會混同於他人,隨波逐流。有著包容、大度與智慧的風範。

那麼小人的做法,則剛好相反,他們「同而不和」,是反中庸的,時時事事要求對方順同自己的心願,跟自己一樣,否則就怨恨,排斥,絕對無法容忍別人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展現給人的就是不和,就是矛盾,就是不善,因此,古人講和善和善,不和的人,就不會善待別人。好走極端,心胸狹窄,沒有尊重理解與包容之心,必然偏離正軌,背離中道,使得人生事業皆走向極端的絕境,導致失敗。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當然就有了參照,不會再去做小人了。

所以說,孔子深諳中庸之道。不懂此道,也就不懂孔子的學問。

此理雖然簡單,但在生活中具體碰到各種不同領域的問題時,具體運用起來就千變萬化了,因此,古人一生都在學習,都在人生難題面前不斷提出疑問,反覆實踐和運用的過程,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使得中庸成為一門行之有效且變化無窮、學無止境的學問。

–轉自正見網


分享
         
Tags: 中庸以史為鏡
MF

MF

Related Posts

蔣介石

【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51) 中共對蔣的誣衊

April 30, 2021
1967年9月習仲勳在西北農學院被批鬥(維基百科)

習近平的父親留下的四大遺產

April 30, 2021
Next Post

起訴搖擺州被高院駁回 德州緊急呼籲多州成立守憲聯盟

密州Dominion審計結果:選票轉移是有意設置

最高法院駁回選舉訴訟 德州總檢察長回應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December 2020
MTWTFS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Nov   Jan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3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6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6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7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8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8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9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10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