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默
古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人生沒有那麼多偶然,萬事都有它的因果。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
那些始終可以主導命運的人,都懂得這四大因果法則。
01
回聲法則
世界是一個空谷,生命是一種回聲。
你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就會聽到什麼樣的聲音。
向世界表達善意,自然收穫善果,表達惡意,必會收穫惡果。
晉代顧榮參加宴會的時候,侍從端上了一份烤肉。
顧榮見侍從一直盯著烤肉,流露出渴求的神色。
於是不顧身份,把自己那份拿給了他。
旁邊的人都笑話他有失體統。
顧榮卻說:「哪有天天烤肉的人卻不知道肉味的道理。」
後來晉朝內亂,顧榮被迫逃往南方,途中每每遇到兇險,都有一個人不顧性命救他。
顧榮十分感激,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人就是當年侍奉烤肉的僕人。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世間種種,皆有因果。
《左傳》裡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朝大夫魏顆的父親去世前,要求把自己的愛妾祖姬放還自由身,任其改嫁。
但病危神志不清的時候,又改口說要她殉葬。
父親去世後,魏顆不忍,於是讓祖姬改嫁他人。
後來在戰場上,魏顆與秦國大將杜回廝殺,危難時刻,一個老人用繩套絆倒杜回。
魏顆趁機俘虜了杜回,大勝而歸。
後來才知道,這個老人正是祖姬的父親。
佛家講:「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一個人一生所做的好事和壞事,都會以各種形式返回到自己身上。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用愛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回之以愛;把福報送給別人,也會收穫福報。
善惡到頭終有報,保持敬畏,積德行善,才能規避禍患,福氣常在。
02
磁場法則
《道德經》講:「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追求道的人,道也會樂於成全它。
追求德的人,德也會樂於成全它。
人生就是一個磁場,你相信什麼就能吸引什麼,吸引什麼就能成為什麼。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
一個人內心相信美好,就會吸引美好,一個人願意相信美好,就可以收穫美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
皇帝做了一個夢,夢裡山倒了、水幹了、花謝了。
他醒來之後,把事情告訴了皇后。
皇后對他說:「不好,山倒了江山不保,水幹了民心散了,花謝了是好景不長!」
皇上一聽,整日憂心忡忡,不理朝政,身體每況愈下。
時間一長,國家慢慢動盪起來。
後來大臣知道了這件事,對他說:
「皇上啊,這個夢真好啊!山倒了天下太平,水幹了真龍現身,花謝了是果實要收穫了!」
皇帝一聽,馬上來了精神,身體漸漸好轉,做事也有了動力。
很快國家就恢復了正常。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態改變態度,態度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
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你相信什麼,就能擁有什麼。
將軍臨陣,給兒子一個插著精美羽箭的箭囊,說這是他家的傳家寶,帶著它可以百戰百勝。
後來的戰場上,兒子一直帶著這個箭囊,果然勇猛異常,銳不可當。
直到有一次,兒子無意之中拔出了羽箭,發現裡面只有一根斷箭。
古人云:「人為天地之心。」
世界沒有意志,人為天地立言。
一個人肯相信自己,才能最終成就自己。
一個人願意相信溫暖,這個世界才有溫暖。
03
沉船法則
一個人的福德就是一艘船,名位、財富就是船上承載的物品。
一旦船上的物品超過船的載重,船就會慢慢沉沒。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的福氣超過德行,遲早會有災禍降臨。
五代後梁重臣楊師厚,依仗自己權勢搜刮財富,欺壓百姓。
他從黎陽開採巨石運到魏州給自己做功德碑。
因石料太大,便徵用了數百頭耕牛拉著鐵製大車運載,沿途損毀房屋、墳墓無數,民怨沸騰。
當地百姓見到大車都咒他:碑(悲)來了,碑(悲)來了。
最終一語成讖,大車剛到魏州,楊師厚就得病死了。
五代後唐莊宗的皇后劉氏為人貪婪,借著自己的勢力在民間斂財。
國庫沒有錢發軍餉,後宮財貨卻堆得像小山一樣。
宰相幾次諫言,希望劉皇后可以暫借銀錢發餉,皇后都不答應。
後來,李嗣源兵變,莊宗眾叛親離,被宮人所殺。
劉皇后帶著財物跑到寺廟當了尼姑,最終也難逃一死。
《了凡四訓》說:「百金財富必定是百金人物,千金財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一個人有多大的福德,才能承擔多大的財富。
人有德,必有福;人無德,必有災。
不要奢求太多,修好自己的品德,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份。
04
天平法則
人生就像是一個天平。左邊是付出,右邊是收穫。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十分付出,十分收穫。
無論想要獲取什麼,都要付出對等的努力。
沒有人可以隨便成功,所有的光鮮背後,都需要無數的苦熬。
元代《琵琶記》家喻戶曉,但是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作者高明在自家的小樓里待了三年,一邊寫曲,一邊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
三年時間,《琵琶記》完成,桌子上的拍痕足有一寸多深,樓板更是被踏穿。
這其中功夫,難於外人道也。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見到《琵琶記》之後讚嘆不已,對高明甚是傾慕,屢次徵召。
高明也因此名聲大噪,成為一代傳奇。
南宋張九成從師楊時,聽從師傅勸誡,下功夫苦讀。
每天天剛亮,張九成就站在窗台前讀書,整整堅持了十四年。
等他離開的時候,窗下的石板上被磨出了兩個腳印。
因為經學功夫深厚,張九成開創「橫浦學派」,著書育人,終成一代經學大師。
胡適曾說:「今日之失敗,都是因為過去的不努力,今日之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一個人只有肯塌下心去做事,持之以恆,才能最終有所成就。
不要幻想不勞而獲,不要總是等待坐享其成。
天平可能會有波動,但最終會回歸平衡。
天上沒有餡餅,人生也沒有僥倖,踏踏實實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穫。
佛家有言:「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
凡事都有因果,誰也逃不出因果。
善良必有福報,相信才有美好;
厚德方能載物,付出才有回報。
來源: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