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看鑒君
今天在都市中打拚的年輕人,一天的生活往往是從晚上下班的那一刻開始的。
在經過白天繁忙的工作之後,去擼個串、K個歌。
不僅能讓人從工作帶來的疲勞中恢復過來,還能讓人在高強度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極其必要的人際關係。

這樣夜生活目的雖然達到了,但遠遠算不上精緻,更說不上享受。
跟千年前的宋朝比,我們真的弱爆了。
01
東京是個“不夜城”
北宋都城汴梁,人口超過百萬,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徹徹底底的不夜城。
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汴梁城的夜市三更剛剛結束,五更就重新開張,而且哪怕是大雪紛飛的冬日,人流量照樣絡繹不絕。



在宋人筆記《鐵圍山叢談》中更提一個細節,“天下苦蚊蚋,都城獨馬行街無蚊蚋。馬行街者,京師夜市酒樓極繁盛處也。蚊蚋惡油,而馬行人物嘈雜,燈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罷,故永絕蚊蚋。”
徹夜燃燒的燭油,竟然熏得整條街巷連蚊子都不見一隻,可見汴梁城的夜生活是何等的熱鬧非凡。
即便是在南渡之後,宋人夜生活的水平也沒有絲毫降低,比汴梁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宋人在夜市上都幹些什麼呢?

我大中華乃美食大國,在吃的問題上向來是非常用心的,所以宋人的夜市上類似今日燒烤、擼串之類的節目還是不少。
當時的夜市上,除晝夜迎客的酒樓茶坊外,還有各種飲食小攤,叫賣各色美食。
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等應有盡有,好吃不貴,每樣均不超過十五文錢。這些各色小吃不僅種類繁多,還會根據季節更換不同的花樣。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梁的夜市,夏天有“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砂糖冰雪冷元子(丸子)、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砂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鹹菜、杏片、梅子薑”等各色清涼飲品和糕點。

冬天有“盤兔、旋灸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豬髒”等滋補肉食。
宋人的夜生活當然不僅僅是逛街、購物與吃喝,還有各色各樣的文娛活動。
02
雲上風流有領袖
雖然沒有KTV可以k歌,但卻可以在瓦舍勾欄里觀看各種晝以繼夜的文娛表演。
勾欄本意是指曲折的欄杆,漢代特指房屋台階下給老人使用的扶手,隨著城市建築的發展,勾欄也成為建築裝飾的一部分,宋時的勾欄已經專指市肆瓦舍的演出棚。

瓦舍的瓦,其意來源於歌舞時擊瓦伴奏的娛樂行為,瓦舍在宋時又做瓦肆、瓦市、瓦子,就是娛樂的夜店。
宋人耐得翁在《都城紀勝》中說:“甚為士庶放蕩不羈之所,亦為子弟流連破壞之地。”
宋時市民生活有一個特點,就是閑暇時間多,休假時間多,宋神宗元豐五年時,官員一年法定的節假日有124天。
除了官員休假之外,軍隊,學校,服役丁人,甚至囚徒都有休假規定。

市民階層又閑又富之後,自然要開始消費些淫靡之戲了。
那麼節假日去瓦舍等夜場可以消費些什麼東西呢?
一言以蔽之——伶。
這些藝人可以分成兩大類,宮廷藝人和民間藝人。
宮廷藝人隸屬於皇宮教坊司,分篳篥部、杖鼓部、拍板部、參軍色等十三部,色有色長,部有部頭,在這些人之上有教坊使,副鈐轄、都管、掌儀範等等此類官職,管理十分嚴格。

民間藝人就是野路子來的江湖客,開始只能在路上開闊地帶賣藝,被稱為路岐人,又從事表演叫打野嗬。後來也有登台入室,逐漸變為瓦子的專業藝人的。
這樣瓦子藝人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有七十多人,為首是李師師,還有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
瓦舍商演很重視策劃,宣傳上先製作招帖,帳額,(即現在的海報),要發放寫有節目名稱,演員陣容的花招子(節目單),有教坊司中的藝人,還要冠名禦前二字以吸引觀眾。演出中,還會有主持人串詞。


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京瓦肆伎藝有小唱、嘌唱、傀儡、般雜劇、小說、講史、散樂、影戲、弄蟲蟻、諸宮調、說諢話、商謎、叫果子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所以不管風雨寒暑,每天都是人擠人。

勾欄則每天到五更,就有傀儡(木偶)小雜劇開場,去晚了就看不到,更是能聚集人氣。
還有小雜劇,雖然表演人數少,但故事多以日常市井生活為主,輕鬆有趣,有點像現在的小品。非常接地氣,所以人氣同樣不低。
如此高大上的夜場,真可叫太子進,太監出,讓人千金散盡。

03
來之不易的夜生活
別看宋人的夜生活如此熱鬧,在宋代以前,中國人是沒法享受如此豐富的夜生活的。
為什麼這麼說?
宋代以前的封建王朝為了管理民眾,普遍實行宵禁政策,嚴禁市民在宵禁以後出門瞎逛。

尤其是在唐朝,太陽一落山,鼓樓就敲響“閉門鼓”(暮鼓),敲完之後大街上就不許走人走車了,除非是為官府送信之類的公事,或是為了婚喪吉凶以及疾病買藥請醫的私事之外,一旦被抓到就是“犯夜”,就要笞打五十下。
夜晚宵禁時期,各坊之間用圍欄圍起,城管金吾巡夜。
除了上元節這樣的節日允許人們晚上外出遊玩,其他時候聚眾嘮嗑都是要被抓起來打板子的大罪。
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連門都沒法出,自然也談不上什麼像樣的夜生活。

趙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或許是覺得唐代的宵禁製度實在荒唐,所以不僅取消了宵禁製度,還施行坊市合一的城市規劃。
簡單來說,就是不僅允許老百姓晚上出門了,還允許老百姓隨意開店擺攤。
以前因為有坊牆,商店都被圈在“東市”、“西市”里,只有大官府邸才能臨街開門,所以那時候的大街上,是不可能聽到什麼叫賣聲的。
但現在沒了坊牆,各家商店就開始想辦法臨街開店,沿街叫賣,官府並不禁絕。

到了宋仁宗景佑年間甚至允許直接臨街開店,商人只要肯納稅,在哪裡開店都行。
可以說,沒有趙宋朝廷這種開放性的城市政策,宋人是很難享受到如此豐富的夜生活的。
參考文獻:
《宋朝人的夜生活 》
《宋代藝伎的經濟生活與稅務問題》
李師師所唱歌曲來自歌手影子的《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