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璽或一美元上符號的意思

一美元紙幣的反面上印有美國國璽正反兩面,右邊老鷹圖案和左邊的金字塔
官方解釋: 既然美國國璽是由美國國會選定人員設計的,那麼自然也會有自己對其上符號的解釋。他們主張這個國璽的設計是反應開國先父的信念和價值觀,但他們沒有提到其設計與共濟會有關。
湯姆森(Charles Thomson)在1782年6月20日提交最後的設計報告時,也對國璽上的主要符號給予了以下的解釋。

湯姆森(Charles Thomson)

湯姆森指出,拉丁文NOVUS ORDO SECLORUM 代表美國新紀元(new American Era)這一個新紀元是從1776年開始,金字塔底部的一小行字MDCCLXXVI表示獨立宣言在1776年通過,金字塔本身則象徵強度和持久度,金字塔上方的眼睛(Eye of Providence)和拉丁文ANNUIT COEPTIS(he has favored our undertakings)象徵了在神的看顧和眷顧之下,美國的目標會達到。湯姆森進一步提到老鷹頸部下面方形盾牌上的13道垂直條紋代表建國時的13個州,老鷹頭部左右兩邊拉丁文E PLURIBUS UNUM 表示合一。

另一種更深入的解釋
儘管官方給出這一種解釋,但曼利·P·霍爾(Manly P. Hall)提到,國璽上符號的真正意思不是一般人能夠明白的,這些符號故意被設計來表達出兩種意思,一種是給非共濟會的人看的,一種是給共濟會內部高階人士看的。

曼利·P·霍爾(Manly P. Hall)是33級共濟會員
接下來,我將解釋這一些特別符號的隱藏涵義。
金字塔
一美元反面的金字塔位於國璽反面的正中間,它代表埃及的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of Egypt),埃及在聖經中代表悖逆耶和華神的人類社會。國璽上的金字塔有13層,13代表背叛(下文有解釋)。我們看到,金字塔的頂部缺少一塊,表示巴別塔尚未建造完成,正在等候末世敵基督的到來。這個金字塔就是指共濟會的新世界秩序,由全球少數精英階層統治,共濟會正在試圖建立新世界秩序,為敵基督的出現來鋪路,從而達到其統一世界的目標。
全視之眼(the all-seeing eyes)
在金字塔上方有個三角形,也是金字塔形狀,周圍散發光芒,三角形裡面有「全視之眼」,此眼又稱為「荷魯斯(Horus)之眼」。我們知道,荷魯斯與埃及太陽神拉(Ra)的形象常常結合起來的,所以,荷魯斯之眼,如下圖,也成為人們崇拜太陽神的象徵。近代考古發現,許多古埃及的文物都具有荷魯斯之眼這樣的圖案。

荷魯斯之眼
全視之眼
在三角形內,正成為金字塔上方所缺失的壓頂石(Capstone),意味著只有在全視之眼(即撒但之眼)的光照下,當敵基督來臨掌權時,其世界新秩序就完成了。
拉丁文 ANNUIT COEPTIS
位於全視之眼的上方,翻譯出來就是「他祝福我們的行為(He approves [our] undertakings)」。那麼這個「他」究竟是指誰呢?Thomas Horn ,在他的著作《 Apollyon Rising 2012: The Lost Symbol Found and the Final Mystery of the Great Seal Revealed》的136頁指出,ANNUIT COEPTIS這一段拉丁文源自於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的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
註:維吉爾(Virgil),普布利烏斯·維吉利烏斯·馬羅(拉丁語:Publius Vergilius Maro,前70年10月15日-前19年9月21日),英語為維吉爾(英語:Vergil或Virgil),是奧古斯都時代的古羅馬詩人。其作品有《牧歌集》(Eclogues)、《農事詩》(Georgics)、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三部傑作。《維吉爾附錄》可能也是他的作品。維吉爾被奉為羅馬的國民詩人、被當代及後世廣泛認為是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1787年由藝術家所繪製的《維吉爾對奧古斯都和屋大薇朗誦埃涅阿斯紀》,現藏倫敦國家美術館。
註:埃涅阿斯紀《埃涅阿斯紀》(拉丁語:Aeneis [ajˈneːis] ; 英語:Aeneid / ə ˈ n iː ɪ d /)是詩人維吉爾於公元前29-19年創作的史詩,敘述了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之後輾轉來到義大利,最終成為羅馬人祖先的故事。
史詩共9896行,分十二卷。按故事說,可以分成前後兩部分,各六卷。也有人把它分成三部分,各四卷。分成兩部分的理由是前半仿古詩人荷馬的《奧德修記》,寫埃涅阿斯的流浪;後半仿《伊利亞特》,寫埃涅阿斯與圖爾努斯的戰爭。分成三部分的理由是第一部分以特洛伊的陷落和狄多的悲劇為中心;第二部分是過渡,寫埃涅阿斯到達義大利,結盟,準備戰爭;第三部分寫戰爭。
傳說中的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王子,是愛神阿佛洛狄忒的兒子,曾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出場。他和羅馬的聯繫在之前是模糊的,維吉爾將特洛伊的毀滅、埃涅阿斯的逃亡和羅馬的建立聯繫起來,寫成了震撼人心的羅馬史詩,解釋了布匿戰爭,頌揚了羅馬的傳統精神。《埃涅阿斯紀》(Aeneid)的詩中描述埃涅阿斯(Aeneas)的兒子阿斯卡尼俄斯(Ascanius)向阿波羅(Apollo)的父親朱庇特(Jupiter)禱告。阿斯卡尼俄斯感謝朱庇特幫助他打勝仗了,並許諾以後每年都要向朱庇特獻上牛作為祭物。
Thomas Horn指出美國國璽的最後設計者湯姆森(Charles Thomson),就是把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的第九本書的第625行「Jupiter , Omnipotes, audacibus annue coeptis(英文翻譯:All-powerful Jupiter favors [the] daring undertakings)」簡化成「Annuit coeptis(英文翻譯:He approves [our] undertakings)」。中文的翻譯就是在說朱庇特(Jupiter)祝福了阿斯卡尼俄斯及其特洛伊百姓所做的事,讓他們打了勝仗。因此,這裡所隱藏的「他(he)」的真正身分,就是阿波羅的父親朱庇特,而朱庇特就是宙斯(Zeus)。
此外,在喬納森·肯恩(Johnathan Cahn)的研究中指出,但以理書11章31節「那行毀壞可憎的」的事在末後的日子還會繼續應驗,而其第一次應驗是安提阿哥·伊皮法尼斯四世( Antiochus Epiphanes IV )在耶和華神的聖殿設立宙斯的祭壇(the Altar of Zeus),其目的是想要滅絕猶太人。耶和華神後來興起馬加比,將宙斯的祭壇拆毀,重新恢復耶和華神的殿。然而,安提阿哥的一個朋友,卻在一座山上設立了一個巨大的宙斯祭壇,那就是別迦摩的宙斯祭壇(Pergamon’s Altar of Zeus),如下圖所示。

從別迦摩被搬到德國柏林的宙斯祭壇(Pergamon's Altar of Zeus)
註:別迦摩(希臘語:Πέργαμος;現代土耳其語:貝爾加馬)是安納托利亞古國,現在是土耳其境內貝爾加馬的一處歷史遺蹟。別迦摩原是密細亞(安納托利亞西北部)的一座古希臘殖民城邦,距愛琴海約26公里。城市本身坐落在巴克爾河北岸的一個海角上。在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之後,地中海地區進入了所謂希臘化時代,別迦摩則在繼業者戰爭之後變成了一個由獨立王公統治的王國。在阿塔羅斯王朝(前282年–前129年)統治下,別迦摩一度成為一個相當強盛的國家。
新約聖經提到別迦摩啟示錄2:12-13 ,給別迦摩教會的信:
12「你要寫信給在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一把兩刃利劍的,這樣說:13我知道你居住的地方,就是撒但王座所在的地方。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那裡,就是在撒但居住的地方被殺的那些日子,你還持守我的名,沒有否認對我的信仰。
在啟示錄2:12,提到別迦摩是撒旦寶座(the throne of Satan)(撒但王座所在的地方之處),撒旦寶座在這裡就是指別迦摩的宙斯祭壇。
在古代,對於別迦摩這個地方來說,宙斯的崇拜很重要,以至於向宙斯提供常年的獻祭是被獻在這個聳立於別迦摩的著名的40英尺高的祭壇。後來羅馬帝國接受了基督教,別迦摩的宙斯祭壇因此被廢棄,自此這個祭壇沉睡了約2000年之久。但是在公元1871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胡曼(Carl Humann)為鄂圖曼君主的領土Ottoman sultanate測量道路和鐵路建設工作時,無意間發現了這個撒旦祭壇的遺址,於是讓這個曾經用活人獻祭的邪惡祭壇重見天日。公元1879年,卡爾•胡曼(Carl Humann)和柏林博物館以20,000法郎的價格將這個祭壇所挖出土的部分從鄂圖曼政府的手中買下,裝入462個木箱子,大規模的運回德國。之後在德國將這些巨大木箱子內的所保存的祭壇殘骸組裝,並重新建立起宙斯的祭壇。

把別迦摩的宙斯祭壇搬到德國的德國工程師卡爾•胡曼(Carl Humann)

別迦摩祭壇,現收藏於柏林市的別迦摩博物館(Pergamon Museum, Museum Island , Berlin)
所以,當今的宙斯祭壇已經不在別迦摩。而是在德國伯林市的別迦摩博物館。

柏林別迦摩博物館所展示模擬公元前2世紀時的別迦摩宙斯祭壇和相關區域的模型
在這個別迦摩的模型,讀者可以看到雅典衛城上築有宙斯祭壇,其周圍是羅馬式建築。祭壇位於靠近中心的衛城庭院露台上,祭壇樓梯面向左(西)。

標示出不同區域名稱的別迦摩模型示意圖。圖中央的英文字」Altar of Zeus”是「宙斯祭壇」。
公元1880年別迦摩的宙斯祭壇在原址土耳其境內貝爾加馬(安納托利亞西北部)開挖後的地基。

柏林別迦摩博物館內的古代別迦摩的宙斯祭壇之模擬模型

別迦摩的宙斯祭壇的模擬圖。畫家:弗里德裡希·蒂爾奇(Friedrich Thierch),1858年以下三張照片是宙斯祭壇牆壁上有關希臘神話的假神雕像:
巧合的是,1871年是這個宙斯祭壇的第一件物品送回德國的年份,而就在這一年,德國成立了。然後,1878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胡曼(Carl Humann)開始挖掘整個被廢棄的別迦摩的宙斯祭壇,而這一年卻又在德國開始了反猶太主義。德國人最後於1889年在德國柏林完成了宙斯祭壇的建造,而這一年又恰巧是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出生的年份。這些巧合的事又帶來什麼影響呢?我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心就是德國的柏林——這個撒旦祭壇的所在地。出埃及記14:1-31中,法老追趕以色列人,試圖在紅海將他們滅絕,這件歷史上第一次試圖滅絕猶太人的事件,就發生在猶太歷的尼散月(Nissan)19日,而希特勒出生的日期就是這一天——尼散月19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