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古街老巷,
沉澱了一個地方的歷史,
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
體現了一個城市獨特的風情。
」三元宮「一個對於大多數遂寧人來說很陌生的名字,但是在網上搜一搜,會發現它的經歷比很多人都豐富。
三元宮
三元宮,建於清道光年間,現位於遂寧城區北辰街92號,坐東面西,一進三重,四合院佈局。
民國時期部分被李家鈺改造為一樓一底磚木結構的樓房,並且設邊防軍司令部於此。後來為私立明恥初級中學用,1950年為遂寧高級中學校舍,1957年設遂寧紡織廠籌建處,因失火部分被燒,現已全部蓋成樓房作遂寧錦華紡織公司職工宿舍。

還未進門,眼睛便被高高懸掛的香腸臘肉所吸引,作為好吃嘴,不由得驚呼:」饞死我了!饞死我了!「年味兒與思念似乎也從這一排排的香腸臘肉中傳來了。

「這裡叫三元宮,元是一元兩元的元,宮是宮殿的宮」
「是以前老紡織廠員工宿舍。」
「你給他們說,他們現在的娃兒也曉不得這些。」
坐在門口休息的奶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著,她們說得很慢,邊說邊回想,那一刻彷彿時光只在她們臉上留下痕跡,其他的一切甚麼也沒帶走。

當走進三元宮一種陳舊悠久的氣息便撲面而來,時間在這裡被拉長了,一切都慢下來,連三元宮的風似乎都是慢下來的,一直不急不緩地吹。

裡面很靜,沒有汽車轟鳴,沒有嘈雜喧鬧。有的只是時不時傳來的鳥叫。或許是因為三元宮的時光被拉得太過悠長醇厚,這種漫長溢滿了每一塊磚,每一片瓦。將它與外界隔離開來,褪去了一切喧囂。仍自顧自地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去的時候,有戶人家正好開火,裊裊炊煙縈繞著青瓦黑磚,一位老人在陽台整理物品,一位站在另一邊張望。
一瞬間,時光重疊,記憶回溯,彷彿回到了年幼放學回家時,看見父母站在陽台上等待張望的身影。打開門,入鼻的是飯菜香氣,入耳的是欣喜的呼喚,入眼的是開心的笑顏,入心的是無可替代的感情。
董家巷
從三元宮到董家巷要經過一截熱鬧的街道。前一秒,耳邊還是屬於街市的喧囂熙攘,在踏進巷口的那一刻,所有屬於城市的聲音彷彿都被隔絕在了另外一個世界裡,人的腳步也不自覺慢了下來。


窄小狹長的老巷子是大多數人兒時的回憶,雖然歲月和風雨磨損了巷子曾經的熱鬧風光,卻磨滅不了藏在心中的記憶。曾經有一位在外漂泊的年輕人講述:」半夜經常想遂寧的那些街道hanghang(巷巷),想以前小時候,好安逸嘛。」這些正逐漸被現代社會遺忘的老街巷是心中的記憶,也是大家在疲憊生活中柔軟的地方。


巷子裡有新開的麻辣燙,也有明末清初就存在的茶館,有老式的理髮店,有駐紮了幾十年的老街坊,也有匆匆路過的行人。現代經濟發展與老舊情懷在這裡進行了巧妙的碰撞,彷彿打通了時光隧道,讓兩者融合在一起。

在與老街坊交談時,大家都顯得非常熱情,仍然保留著那一份純真可愛,全然沒有現代社交中的距離感。

從董家巷繞到旁邊一條不知名的老街,幾位老人正在下著象棋,雖已是寒冬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下棋的興緻,老人們都在全神貫注地盯著棋盤。這時候湊上前去看幾盤棋,感受浮躁的心漸漸沉靜,但心緒又時不時被「戰局」攪亂,只能時刻默念「觀棋不語真君子」,以此平復內心。

在這些地方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現代科技,沒有繁雜和喧鬧,有的是住在這裡熱情真誠的人們,有的是簡單親切、寧靜質樸的空氣。常來這些地方走走吧,卸下所有疲憊不安,來一場最純粹的心靈淨化,體驗別樣的風景。
–來源:龔叔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