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者,所以知今也。」現今中國,當平民百姓們被買房,子女教育,看病養老壓得直不起腰的時候,你是否能夠想像,800年前,宋朝的百姓們卻是幸福地在「生老病死」的各個層面,享受著大宋政府提供的「從搖籃到墳墓」式的福利?
本係列帶您走入800年前繁華溫潤的宋朝,讓我們看看那時中國人真正的生活樣貌。認清歷史,有助看清現實,擁有未來。
生育: 從娘胎裡開始的福利
生命是一種財富,傳統文化中對生命的珍視,在宋朝體現得非常充分。國家對新生兒的照顧,從娘胎裡就實實在在的開始了。
宋朝百姓無論貧富,女性懷孕5個月的時候,需要向政府登記孩子的身分信息,國家則會派專人來照顧孕婦的起居,臨盆時會有官派穩婆接生,並且所有的服務全都是免費的。
孩子出生後,丈夫還可以免除勞役一年,多花時間在家照顧妻子。
以上都是國家有關生育的法律——《胎養助產令》中的明文規定。該法令還規定:「禁貧民不舉子,有不能育者,給錢養之。」就是說貧窮不能成為國民不生育的理由,沒錢不要緊,國家給錢養孩子。
對貧困家庭,宋朝政府給每一名新生嬰兒補助4貫錢,用於新生兒所需要的用度,這大約相當於今天的2000元人民幣。為避免棄嬰,國家規定孩子多的家庭,可免除各種賦稅。
殺嬰被宋朝人認為是天理不容的大罪。因各種原因遭到遺棄的嬰兒,和流浪街頭的兒童,國家全部收養起來,孩子們被送入附近的福利機構收養,當時叫「慈幼局」,政府出錢為嬰兒僱用奶媽哺乳,提供住宿、衣物、食物,教育,撫養他們長大成人。

流浪街頭的兒童,國家全部收養起來,被送入附近的福利機構收養(示意圖片:〔宋〕蘇漢臣 《長春百子圖 》局部)
史料記載,最多的時候,僅一年各地衙門收養的棄嬰、孤兒達兩萬多人。
不僅如此,皇帝每年還會親自為這些無父無母的孩子主持大婚。真如慈父一般啊!
據史料所載,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全國人口約3250萬,到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人口已經約1億1275萬。這種無微不至的生育制度,也有助於宋朝人口的增長。
教育:不僅免學費,還給零花錢
到了小孩該上學的年齡,家長們也不需要為孩子們的學費操心。宋朝政府對國民的教育十分重視,並捨得投入。宋朝時期的科舉制度,打開平民入仕為官的管道,使大量過去貧寒的讀書人一躍成為士大夫階級。
宋朝的教育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公立學校按等級分為國子學、太學、州郡學和縣學,覆蓋面廣,各地都有,開始每年收費2000文,後來改成了免費教育。
念到太學時(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每個學生每月還能領到1000文錢補助生活。寒門學子在校外沒有住房的,國家提供住宿和伙食。
宋人受教育程度之高,史載「人人尊孔孟,家家誦詩書」,文盲少之又少。
本文講了宋朝的福利制度中,有關生育、教育的部分,接下來還會另文為您介紹關於養老、免費醫療,和廉價租房等更多方面的內容,希望您持續關注。
很多現代人以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應該比古代擁有更先進的一切,其實真的不一定。八仙中張果老倒騎驢,人們不知道為甚麼他要倒著騎,因為他發現往前走就是往後退。
當你知道800年前,中國人就可以享受這麼令人豔羨的福利制度,活得這麼沒有負擔,現在中國人能聽到卻享受不到的德政,在那個時代卻是如此實實在在,有沒有想夢迴宋朝的衝動呢?
(轉自希望之聲)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5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