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Saturday, March 25,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敦煌尋夢之四】佛法東傳的第一站

by MF
January 20, 2021
in 文明之光
Reading Time: 2min read
0 0
0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作者:蘭音

敦煌城中,一個持錫杖、披袈裟的身影默默地穿行。他法名樂僔,是一位篤志修行的沙門。風塵僕僕的他,走過無數城鎮、林野,看遍人世繁華、落寞,他不曾停止,只為尋找一個清靜修行、證悟佛法的所在。

這一年,是前秦的建元二年(366年)。前秦,是十六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氐族的苻堅以儒家的仁義理念治國,在梟雄割據的年代一度統一北方中原,開創一代繁華治世。而敦煌的奇蹟,就始於這個傳奇的時代。

這一年黃昏,樂僔走過宕泉河谷,來到三危山與鳴沙山下。鳴沙山頂,驀然向他閃耀著流金溢彩的光輝。那金光,燦然奪目,直上霄漢,光影中竟是千佛莊嚴慈悲的法相。一路苦行的樂僔終於得到了佛陀的諭示,他見證了世間殊勝壯美的神蹟。

樂僔立刻領悟到,這就是他一直尋找的清修禮佛的聖地。於是,他在鳴沙山的峭壁上開鑿了第一個石禪窟。這就是莫高窟以及整個敦煌石窟的緣起。

佛法東漸

正是從樂僔鑿石窟起,敦煌開始了佛教石窟的千年營建。佛法起源於當時名為身毒或天竺的印度,其東傳正是得益於絲綢之路上中原與西域在軍事、外交、商業、文化等全方面的交流。懷著弘法心願的僧侶,沿著絲綢商路一路東行,希望把了悟的佛理帶去更曠闊的地方。

懷著弘法心願的僧侶,沿著絲綢商路一路東行。此為敦煌莫高窟的五代第98窟甬道頂的曇延法師聖容。(公有領域)

如果說歷史的發展是有天意的,那麼我們回首思量這段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發展,它的繁榮果真僅僅為了滿足世人對金錢的追逐、對奇珍異寶的占有以及對異國世界的探索和經略嗎?

在東周禮崩樂壞、諸侯混戰的時期,諸子百家爭鳴,道家修煉與儒家思想體系興起。而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同樣是一個烽火連天的動盪年代,佛法在中原廣傳,啟悟世人另一重生命皈依的境界。敦煌人也因此得以聆聽佛法的聖音,從而擁有了本土的石窟寺廟,最終誕生了精美絕倫的壁畫與彩塑藝術。這才是敦煌文化最神聖也最美麗的精華部分。

樂僔並不是第一個來到敦煌的僧人。佛法的東傳,自有一番絕妙神奇的歷程。在兩漢時期,佛法開始傳入中土。據《魏書‧釋老志》,中華王朝最早出現「佛」的記載,是在漢武帝元狩年間。大將霍去病在第一次河西大戰中,一路打到焉支山,殺敵近萬,招降五萬餘眾,更把匈奴休屠王祭天用的金人作為戰利品帶回長安。

這個金人「率長丈餘」,漢武帝見了「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每日燒香、禮拜供奉它。[1]這尊來自西域的高大金人,就被認為是一尊佛像。而博望侯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同樣聽說了有關佛教的資訊:相傳在大夏國相鄰的身毒國,一名天竺,那裡盛傳浮屠之教,浮屠即「佛陀」。

霍去病帶回的金人有一丈多高,漢武帝見了「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每日燒香、禮拜供奉它。此為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的佛教史跡圖之「漢武帝跪拜金佛」。(公有領域)

漢哀帝元狩二年(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入長安,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這是有文字記載的佛經首次出現在中原的事件。而佛法正式傳入中原,源於一位漢代帝王的夢中奇遇。東漢永平年間的一天,漢明帝夢見有一金人從天而降,飛入宮廷中。只見他形體高大,頭部有太陽一般的神光。

次日,明帝召集群臣為他釋夢,有大臣回答說:西域有神明,叫做「佛」,身高一丈六尺,通體金黃色,輕舉能飛。明帝夢到的金人,自然便是佛了。明帝聽了十分欣喜,遣使赴天竺國尋訪佛法。[2]後來,使者們找到了高僧摩騰,邀他到漢地修行。摩騰入漢後,明帝不僅盛情款待,還為他在洛陽城外修築精舍,即後來的白馬寺。

此後兩千多年來,佛法流布,佛寺林立,佛家修煉文化最終成為中華文化中與儒、道並重的信仰體系。

涼州佛教

佛教真正大規模進入中原,恰逢東晉崩亂的世道。永嘉之亂後,中原王朝無力掌控天下,朝廷與世家大族大舉南遷;胡人君主逐鹿北方,政權頻繁更迭,戰亂不止。黎民百姓流離失所,門閥士族徬徨無措。那些西方僧眾憑藉對佛法的正信,不畏艱險,經由絲綢之路來到了東土。他們的第一站,就是包括敦煌郡在內的涼州。

五涼時期,佛教在涼州深入人心,堪稱國教。此為敦煌莫高窟的五代第61窟西壁的「萬菩薩樓」,即文殊的一萬卷書,出自《華嚴經》內容。(公有領域)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天下設立十三刺史部,各領一州。涼州刺史駐武威郡,統領河西諸郡,範圍包括今天的甘肅、寧夏全境,以及青海、新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東晉歷史上,河西相繼出現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這「五涼」政權,轄境大體不出古之涼州疆域。

當中原飽受兵禍之苦時,涼州是唯一安定而富足的樂土,成為漢族士民在南渡之外的又一避難之所。素來敬天信神的華夏子民,在亂世中祈盼著太平的世道與生命的歸宿。而那些割據河西的霸主們在弱肉強食的世間,亟需為自己的統治找到精神支柱,同時尋求心靈的安寧與救贖。這一切,都奠定了佛法在涼州弘傳的基礎。

五涼時期,佛教在涼州深入人心,堪稱國教。《隋書‧音樂誌》載:「涼州自張軌後,世信佛教。」張軌即前涼開國君主。歷代君主廣召名僧、大建寺廟,因而涼州名僧雲集。他們或施展神通勸諭世人,或妙筆生花翻譯經典,或奔走四方傳播教義,極大地推動了佛教在整個中原的興盛。

比如高僧佛圖澄,在清水中變化出青蓮,以勸後趙君主石勒少行殺戮,而他有門徒近萬名,其中多數來自涼州。精通三十六種語言的竺法護,翻譯佛經175部、354卷,是入華譯經最多的高僧。還有涼州的智嚴、寶雲、慧賢、僧印等,南下江南一帶,廣傳佛教禪法,帶去大量翻譯的佛經,對南朝佛教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初唐第323窟的佛圖澄故事全圖。描繪佛圖澄為石虎和侍從說法、聞鈴聲辨吉凶、用神力熄滅幽州城的大火等內容。(公有領域)

在所有高僧中,鳩摩羅什的出現是中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鳩摩羅什乃是中國佛經翻譯史上公認的第一人,他本是崇尚佛法的龜茲國貴族,七歲時隨母親出家修行,日誦經千偈,十二歲便能開壇說法,年紀輕輕便做了龜茲國的國師,聲名廣傳西域。

彼時,前涼君主苻堅力邀鳩摩羅什入中土而不得,於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將呂光出西域、伐龜茲。兩年後,呂光俘獲鳩摩羅什。又過了一年,呂光大軍進駐涼州城,建立後涼國,久負盛名的一代高僧鳩摩羅什從此被軟禁在涼州十七年。

然而羅什並未消沉,開始向身邊的中原人講經傳法,同時學習漢族各地方言,對中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到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恭迎羅什抵達長安,奉之如神。羅什不僅向後秦君臣與僧眾佈道講法,並且翻譯佛經三百餘卷。在他的努力下,佛法在後秦出現全盛景象。

在涼州忍辱負重十七年的經歷,將羅什磨煉成一位語言大師,促成了他在佛經翻譯領域的成就。由於他對漢語卓越獨到的理解,能夠將印度佛經化作優美如詩的漢語篇章,成為中原佛教各派崇奉的經典文本。一千六百多年來,無人對他的譯註增刪一字。羅什筆下,創造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苦海、心田、愛河這樣的經典詞彙,至今都影響著華人的生活。

造像鼻祖

五涼時期的涼州,一度是中華北方的佛教中心。涼州佛教的貢獻不僅在於譯經、傳法,對佛寺、石窟的興建也有著廣泛影響,中華大地上的石窟鼻祖就建於北涼時期。

此為天梯山石窟第4窟發現的北涼壁畫。(公有領域)

北涼石窟的營建雖然比樂僔鑿窟的時間晚了近百年,但是它卻是可考證的最早的具有佛陀造像藝術的石窟廟,亦是石窟藝術在中國真正的源頭。

其實佛陀釋迦牟尼傳法時,不主張設立偶像,因而古印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佛像。僧徒、信眾們多用佛塔、菩提樹、手印、足印等象徵物代表佛陀。直到釋迦牟尼圓寂六百多年後,地處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帶的的國家犍陀羅,人們根據佛經中對佛的描述,如頭頂有肉髻、眉間有白毫、膚色金黃等,第一次創造出佛的形象。

犍陀羅位於歐亞大陸的連接點上,造像風格兼備古希臘、羅馬寫實造像的西方特徵以及古印度精緻神聖的東方韻味。隨後,人們將用於修行、膜拜的石窟與佛陀形象結合,創造出了石窟佛像的經典形式。這一形式隨著佛教的東傳,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融會貫通,最終形成了更加璀璨輝煌的佛教藝術。

它在中華生根發芽時,正值公元412年,北涼的「河西王」沮渠蒙遜統治河西的時期。蒙遜殺伐不斷又極度崇佛,大力扶植佛教。他在河西大興土木,建寺廟、供養高僧譯經傳法,推動涼州佛教的繁榮。與此同時,他又萌發一個更宏大的構想,仿照古印度洞窟的形式,在崇山峻嶺中開鑿一座規模雄偉的、屬於北涼的石窟。

這時,涼州來了一位少年僧人修習佛法,他叫曇曜。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可謂超然,然而有關他的生卒年月和籍貫生平,都未載於文獻。我們只知道,他和一眾涼州僧人尋找一處清幽僻靜的所在潛心修行,最終鎖定了祁連山的支脈天梯山。這座山坐落在武威城外五十公里處,海拔不高,然而山勢異常陡峭,道路形如懸梯,故名天梯山。

曇曜等人與蒙遜的構想不謀而合,很快,曇曜帶著很多能工巧匠艱難地登上天梯山。他們劈山開路,展開浩大的鑿窟工程。期間,蒙遜的母親車氏突然病逝,他請求曇曜在窟內雕刻一尊巨型佛像,以示紀念。一心向佛的曇曜實現了國君的夢想,天梯山石窟耗時二十餘載,終於落成,其中有一座五米高的大佛依山而坐,神情端嚴靜穆,長年累月守候著這片地靈人傑的山川形勝。

《集神州三寶通感錄》載:「於州南百里連崖綿亙東西不測,就而斲窟,安設尊儀,或石或塑千變萬化,有禮敬者驚眩心目。」這段關於中華石窟最早的文獻記載提到的「南山石窟」,就包括曇曜等人所營建的天梯山石窟。北涼之後,北朝至隋唐,這座石窟陸續興造、翻修,成為令世人驚歎的石窟建築群。

隨著北魏滅北涼,涼州的僧侶、工匠大舉遷至內地,隨之而起的雲岡、龍門石窟自然承襲了涼州造像的藝術風格。特別是雲岡耗時六年的一期工程,正是曇曜帶領的涼州工匠所建,即「曇曜五窟」。

隨著政權的轉移,涼州石窟的模式正式走進了中原,進而影響著整個中國石窟的藝術風格。由於年代久遠,北涼時期興建的大多數石窟因戰亂和災害而損毀,幸運的是,碩果僅存的幾大石窟仍然為後人保留了石窟始祖的風貌。而在敦煌石窟群中,涼州石窟也是現存最早的傑作,它們正是敦煌石窟歷史中輝煌生動的第一頁。

敦煌尋夢之三】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https://weiyuksj.com/2021/01/17/d13/

註釋:

[1]《魏書》卷114:獲其金人,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金人率長丈餘,不祭祀,但燒香禮拜而已。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
[2] 《魏書》卷114: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項有日光,飛行殿庭,乃訪羣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


分享
         
Tags: 敦煌金字塔
MF

MF

Related Posts

三星堆2021年新出土的黃金面具殘片(視頻截圖)。

「神話」就是神的話?三星堆開啟新視角

April 28, 2021

古希臘神話中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April 28, 2021
Next Post

神仙故事第二章 劉根

誦讀《幼學瓊林》:釋道鬼神(一)

九評

【九評之七】評中國共產黨的殺人歷史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January 2021
MTWTFSS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 Dec   Feb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3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6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6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7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8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8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9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10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