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人士註意到北京這兩天針對美國動作頻頻,壹個是拜登剛剛就職第46任美國總統之際,北京下令制裁離職的川普政府高官;壹個是北京祝賀拜登就職,通過外交部發言人向華盛頓放出希望和解的信號。
《法廣》的分析文章指出,北京在謹慎觀望的同時向拜登伸出了橄欖枝,不過,橄欖枝恐怕是帶刺的,至於和解,更像是分解,把拜川兩朝區別對待,為中美這幾年關系惡化找到壹個替罪羊,從而“放眼未來”。北京當局就打著這樣的算盤向拜登政府發出了邀請,但邀請得笨拙和魯莽,把剛執政的美國新政府與告別權力的川普政府尖銳對比,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還向拜登新政府發起柔性攻勢:過去壹段時間特別不容易,經過非常困難和不平凡的時光之後,中美兩國人民都值得擁有壹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至於為什麼建交四十年的中美關系近年來不斷敗壞,“脫鉤“之說不斷?華春瑩找到了壹個簡單的答案:過去四年,美國”少數反華政客“埋了太多的雷,需要排除;燒了太多的橋,需要重建;毀了太多的路,需要修復。法廣的文章指出,可以想像華春瑩所說的埋雷,燒橋,毀路與中美貿易戰,香港危機,新冠疫情、日益敗壞的中國人權狀況難脫幹系,中美貿易戰是如何引發的?香港危機是如何爆發的?造成世界性災難的新冠疫情最初發生時誰在隱瞞真相貽誤時機?華春瑩不會去解釋,她把這壹切都怪罪於美國上屆政府。
拜登對北京是否走強硬路線?壹些美國專家對美國之音表示,在中共政策上,許多問題不是取決拜登,這將取決於習近平。因為“習近平制造了壹種局面,美國必須做出回應”,這壹局面指的是習近平上臺後,對內實施高壓統治,對外冒險挑釁,在政治、軍事、經濟、國家安全和人權問題上都對美國以及美國的價值觀構成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誰擔任美國總統,鑒於北京目前的所作所為,都必須采取強硬措施。可是眼下,習近平會在前面列舉的造成美中重大對峙的問題上做出讓步嗎?似乎不會。那麼,怎麼能指望美方作出退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