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爆發新一輪疫情後,多地出現武漢疫情時期的「隨地倒」現象。1月26日,內蒙古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時,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做政府工作報告時突然暈倒,引發猜測。
26日,網上傳出視頻,顯示中共內蒙古自治區正在召開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電視台正在直播中,在台上講話的一名女性官員講話突然斷斷續續,最後中斷,在台上坐著的一些官員紛紛站起身來探身查看。
緊接著,畫面顯示5、6名主席台周圍的工作人員跑上去,將講台前的一名疑似暈倒的人拖走。
隨後有人在講話中呼籲「大家安靜!」,直播中斷。內蒙古電視台的字幕,以及大屏幕上寫的字幕都顯示,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做政府工作報告。
據中共官方報導,1月26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在內蒙古人民會堂開幕。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做政府工作報告。
視頻在推特上引發議論,「帶毒作業?」「新冠唄,氣上不來了。」「直播啊。哈……」
公開資料顯示,布小林家世顯赫,布小林的祖父烏蘭夫曾歷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家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父親布赫也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布小林2016年也成為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可謂一家三代主政內蒙古。布小林此前曾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常委、統戰部長等職。
去年8月開始,內蒙古當局宣布當地蒙語授課學校改採漢語教學後,當地爆發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數萬學生和家長發起罷課及抗議集會,但遭到當局的瘋狂鎮壓,當地一片白色恐怖。
國外蒙古人也紛紛集會遊行抗議中共暴行。旅居在德國的南蒙古議會主席、人民黨主席席海明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用漢語來消滅蒙語,這是中共對蒙古文化的種族滅絕。他們準備將中共以種族滅絕罪,上告到海牙國際法庭。
鎮江爆疫情 專家:病患可能在國內染疫
中國大陸疫情四起,除吉林、黑龍江、河北、北京、上海疫情持續升溫,日前江蘇省鎮江市也爆發疫情。鎮江網民發布的兩段視頻披露了當地的情況。有專家推測,鎮江病例可能並非是境外輸入,極大可能是在國內染疫。
網民24日上傳的一段視頻顯示,1月24日晚間,六輛大巴士停在鎮江市潤州區國信宜和小區外,巴士前面還停有一輛警車,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小區內走動。拍攝者說,「現在很多醫護人員過來了,應該是2號樓的全部去集中隔離了。」
另一段視頻顯示,24日白天,位於鎮江市潤州區的國信宜和小區被封閉,4人一排的防護人員在道路上噴洒藥劑,全小區開始核酸檢測。視頻中,一名工作人員上門通知住戶:「有3個人都是陰性,但昨天晚上他有點發熱,然後核酸檢測結果可疑,所以對整棟要上門進行核酸檢測。目前不要出這個樓了,如果他是確診的,大家要一起集中隔離了。」
該視頻末尾還附上一則1月23日的微博爆料:鎮江政府是真離譜,當地一居民自愛爾蘭返家,隔離未滿28天就與父母一起出門逛街,一兩天後竟然確診感染病毒,鎮江官方通報僅說是境外輸入一例,「別的不說,她爹媽必已經被感染,今天就說她爸已經有發熱症狀了。結果她爸竟然還瞞報行程,騙防控人員說自己一個人去的健身房健身。」「鎮江政府不知道在幹啥,也不公開她一家三口的行程,只知道說是境外輸入。」「瞞吧瞞吧,非要瞞不住了才公開⋯⋯」
大紀元記者25日撥通鎮江潤州區國信宜和小區附近的3家食店,他們都證實該小區24日已經封閉,當晚2號樓的所有居民都被帶去一家賓館隔離。
一女士說:「就是我們(店)後面的小區封了,可以進,不可以出了。她是境外的,她是上學回來的,小孩子先回來,之後隔離,隔離時間到就回家了,之後就給她爸爸傳染了。」
一先生回答:「昨天,政府說我們隔得太近,強制性要求我們關門,要我們居家隔離,我們是門面活,要求我們強制性隔離。」「是他女兒先確診了,她爸是後面確診的,(2棟樓)人員都轉移到酒店了。」
另一女士說:「昨晚很晚了,被帶到酒店隔離了。」
24日晚,當地一網民發帖,抗議官方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把思泊麗酒店當作國信隔離觀察人員的隔離酒店。

事件梳理
記者根據鎮江官方報導及確診病例劉某、劉父在朋友圈的自述,對劉某及整個事件情況進行了如下的梳理。
確診病例劉某,於2020年12月30日(愛爾蘭時間)在當地CODEBLUE機構進行中共病毒核酸檢測(咽拭子+鼻拭子)以及末梢血檢測新冠血清抗體,均陰性。
2021年1月2日18:05分,從愛爾蘭都柏林機場乘坐芬蘭航空AY1386航班,1月3日抵達芬蘭赫爾辛基機場,在等待轉機的18小時內再次進行上述的核酸及抗體檢測,均為陰性。
1月3日17:35分(當地時間),乘坐吉祥航空HO1608航班飛往上海,在機上進食,並進行核酸檢測咽拭子,陰性。
1月4日8:30分,到達上海浦東機場,後乘上海專車轉送至虹橋皇程水晶酒店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
1月7日11:30分,由專車從上海轉運至崑山,再專車送至丹陽市如家精選酒店繼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1天,期間2次進行核酸檢測咽拭子,陰性。劉某在從愛爾蘭到丹陽市的整個行程中,都一直戴口罩(裡層普通口罩,外層N95口罩)。
1月18日,劉某解除集中隔離,由其父親開私家車至丹陽接其回家居家隔離。當天途中路過丹陽市眼鏡城,16:16分在二區卡爾森眼鏡店驗光配眼鏡,17:01分離開丹陽回家。期間劉某戴醫用口罩+N95口罩。回鎮江途中經過永安路,其母親有短暫下車送物品給其奶奶。
1月19日,劉某居家未出門。
1月20日上午9:15分至9:30分,劉某戴口罩由父母開私家車送其前往潤州區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咽拭子,陰性。晚上18:30分左右,劉某和其母親騎電瓶車前往常發廣場長申超市,兩人先後逛了麵包區、冷凍區、水果區,18:50分在超市內「特色小吃麻辣燙店」用餐。19:20分起,在洗護用品區、糖果區、食品區、牛奶區、低溫奶區購物。20時左右,離開超市回家。行程中兩人都佩戴N95口罩。
1月21日下午17時,劉某自感不適,測體溫37.5℃。父母開車送其前往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劉某佩戴N95口罩。
1月22日上午鎮江市通報稱,在對境外返鎮人員健康管理過程中,發現國信宜和小區2號1人核酸檢測結果可疑。下午14:30分,劉某由市急救中心120轉送至鎮江市傳染病醫院(三院)。
隨後,國信宜和小區所有居民開始5人一組核酸檢測,2號樓被封,其它樓棟正常進出。截至當天下午14時,對其3名家人密切接觸者和25份環境採樣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月24日上午,鎮江市潤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稱,劉某父親第二次核酸檢測呈陽性。中午,國信宜和小區被封。當晚至25日凌晨2點左右,2號樓居民被6輛大巴拉去賓館集中隔離。之後,小區其餘5棟樓所有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劉某在居家隔離期間同父母、外婆同往,加中有兩條寵物犬,其母親每天出門買菜,外婆每天在小區散步等,其父每晚去艾迪寶健身。
劉某在自述中稱,「我在愛爾蘭,除了核酸及抗體檢測當天和去機場當天,14天沒有出過門。赫爾辛基轉機時也做了核酸及抗體檢測都是陰性。浦東機場和賓館隔離14天期間,做了3次核酸檢測也都是陰性。我以為6次核酸檢測和2次抗體檢測,再加上我基本沒有和外界接觸,我是基本沒有可能得新冠的。」
劉某父親稱,「女兒按國家要求隔離了15天沒事,在家3天也是天天測都正常。不曉得是在家裡受涼了還是已經傳染病毒潛伏了,現在全家都被隔離酒店了,女兒在三院。」


專家分析:超過14天才從潛伏變成病發的機率很小
江蘇省1月22日疫情通報劉姓患者係愛爾蘭「境外輸入」,對此,台灣原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專科醫師(現尚文診所主治醫師)鄭元瑜對大紀元表示,病毒潛伏期是出現症狀前14天,超過14天的機率很小。
「假如她在1月2日或3日感染,很少說病患經過14天之後,到17日之後才會發病,這些機會存在,但是機會是很小的。但反過來講,她1月4日抵達上海,距1月21日(確診)已17天了,而在回到上海之後,在國內境內活動,防不勝防遇到感染這個機會就大一點了,如口罩沒戴密合或其他個人防疫的漏洞,出現的機率遠大於潛伏期超過17天的機率。」
他認為,「從病理學上講,潛伏期超過14天才發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那麼,可能這樣去推估,她在國內染上疾病的可能性確實比較大,她在上海隔離完後(上海近期疫情嚴重),去過眼鏡店,病毒可能通過物品感染到眼鏡,去過超市,她還去吃了火鍋等。」
「如果待在家裡,她也可能接觸有攜帶病毒的物品,比如叫外賣、購買物品,這些物品上的病毒接觸到眼睛、嘴巴、鼻子。有可能她家人都是陰性,等到她確診,就是她病毒量變多時,然後她家人、她父親就被傳染到,這些潛在的感染來源都相當多,她在境內的時間遠大於14天了,而超過14天才從潛伏變成病發的機會是蠻小的。」鄭元瑜說。
他分析說,「兩種機會,境外境內,但兩個比較,境外感染機會很小,在中國國內被傳染的機會大,應該還是在中國被傳染的。」
而對現在中共「14+14」的管理措施,鄭元瑜認為,理論上可能少放走潛在病人,但這樣做最後的效益及對整體大的策略來講不一定有幫助。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