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Wednesday, March 29,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無所不在的金字塔(8):非洲(上)

by MF
January 27, 2021
in 文明之光
Reading Time: 5min read
0 0
0
非洲金字塔

非洲金字塔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作者:意文

蘇丹:麥洛維小金字塔

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北面227公裡處,金色的沙丘中有一片小金字塔,是庫施(kushi)王國的法老們從西元前7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間建造的。直到19世紀後期才被西方考古學家發現。

據歷史記載,西元前1000年,隨著埃及王國的衰敗,位於尼羅河中部的蘇丹王庫施在西元前712至657年統一尼羅河流域,建立強大的庫施帝國。早期受到埃及軍隊不斷入侵,埃及文明早已傳入。庫施立國後22年,征服埃及,定都孟斐斯,史上稱為埃及第25代王朝。這時,蘇丹和埃及同為庫施帝國,這是在蘇丹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西元前590年,遷都至麥洛維(Merowe),直至西元350年因內訌,終被他國所滅。

在這段1000多年的歷史中,麥洛維一直都是最大的城市,宗教中心、王室所在地以及殯葬舉行地。在城外的兩條沙脊上,同時衍生出224座各個時期的蘇丹小金字塔,這裡也成為蘇丹古王朝庫施的“那帕塔文化”(西元前900年至西元前270年) 和“麥洛維文化”(西元前270年至西元350年)的歷史見證。但到了西元4世紀,麥洛維逐漸衰亡,小金字塔也無從考查了。

埃及金字塔的材質大部分為土磚、玄武岩和花崗石砌成,由於蘇丹這一帶不產花崗岩,蘇丹小金字塔取用就近的砂岩和泥岩經打磨,內部用砂和碎石填充建造而成。

這些低矮而陡峭的金字塔最大的有二、三十米高,塔與塔之間相距很近,有的塔基幾乎相連,它們的形狀和埃及金字塔不一樣,塔身陡直,塔基突出部分有一座拱門及通道。大部分塔前還保留著祠堂,但少有完整的,有的只剩下一圈牆基。這些祠堂的大小高低各異,但規格大致相同,都是仿埃及神廟的對稱長方體建築,中間是大門,兩旁牆上是大幅浮雕。

兩千多年的風霜歲月,使小金字塔表面風化嚴重,部分傾塌,已難見全貌,在一些祠堂的殘基上還能看見用努比亞文字刻的銘文或題記。在西元前200年,麥洛維人已形成自己的努比亞文字與古埃及文相似,明顯受到埃及文的影響。專家雖經50多年的研究,但還只能破解出23個字母符號的語音和名稱,難以破譯其語法和辭彙,因而還無法了解它們的內容。

224座小金字塔,埋葬著庫施王國、那帕塔以及麥洛維時代的歷史。沙漠晝夜溫差大、強風和飛沙幾乎無時不在威脅著這些兩千年高齡的古物,人為的破壞也沒有斷絕。19世紀出現瘋狂掘墓,幾乎所有麥洛維金字塔都被盜掘過。尤其以只為了找黃金的義大利探險家古思博費裡尼(1800-1870)僅在1820年代就瘋狂地刨開了40座小金字塔,最讓蘇丹人痛心。

埃及金字塔

2008年11月11日埃及發現第118座金字塔(推估總數為137座),在這些金字塔中,還是以最為人所熟知的開羅郊區“吉薩金字塔”(Giza Pyramids)最大、保存最完好。它是一個群體的總稱。以三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Khufu)、卡夫拉金字塔(Khafra)與孟卡拉(Menkaura)金字塔最為人熟知。

紅外成像探測埃及地下17座從未被人發現的金字塔

2011年5月25日報導,近日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一個實驗室運用衛星紅外成像技術,探測到了埃及地下17座從未被人發現的金字塔以及1000多座未被挖掘的墓穴、3000多處古代房屋遺址,堪稱太空考古學的一次重大發現。

報導介紹說,古代埃及人使用泥磚來建造房屋,這種建築材料密度較大,即使是遠在地球700公裡外的衛星,也能偵測到這種不同於其它物質密度的材料。且紅外技術,地球上直徑不到一米的物體也可以精準顯示在熒幕上。

工作人員根據衛星圖挖出一座有3000年歷史的住宅,它的結構輪廓幾乎跟衛星圖顯示的一模一樣,這充分證實了該技術的可靠性。

阿布拉瓦須金字塔
 

阿布拉瓦須(Abu Rawash)金字塔殘骸是在Lepsius研究中埃及最北的金字塔之一,是埃及第六大金字塔。是法老胡夫的兒子及其繼承者的陵墓,原來的大小約與孟卡拉金字塔相似。

歐洲古羅馬時代時,不幸的,它被當成其它建築的石材來源,被露天開採及毀壞,殘骸僅剩內部堆疊的石路和石堆構成金字塔的核心,鄰近還有一個保存較好的衛星金字塔。

阿布西爾金字塔群

阿布西爾(Abusir)共有57座金字塔,在第四王朝、第五王朝期間曾被用作王室墓地,在阿布西爾可觀察出第五王朝的金字塔的建築品質、技術明顯的不及第四王朝,修造的材料也是當地低品質的石灰岩。

所有在阿布西爾的金字塔皆建造為階梯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內弗爾卡拉金字塔(Pyramid of Neferirkare Kakai),它原先建成時為高約70米的階梯金字塔型,而後將階梯缺角處填充鬆散的石材而成為“真金字塔”,且也有固定表面。

這裡主要的金字塔是紐塞拉、內弗爾卡拉及薩胡拉的三座金字塔,其中紐塞拉金字塔(Pyramid of Nyuserre)是最完整的金字塔,此處也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蘭尼弗雷夫(Pyramid of Raneferef)金字塔所在地。

美杜姆金字塔


美杜姆其中的一座美杜姆金字塔(Pyramid ofMeidum)是斯尼夫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創建人)的金字塔。

美杜姆金字塔的外部金字塔外殼在古代遭受了嚴重的崩塌,而現今只剩下內部核心結構仍屹立著,被旁邊已倒塌的金字塔外殼及沙石圍繞著。使它成為一座外表奇特的殘骸金字塔,其底下座落的山丘並不是自然的,事實上,這座碎石山就是當時外殼崩塌時形成的。

哈瓦拉的金字塔

哈瓦拉(Hawara)有一第十二王朝最後一位強而有力的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at III)其一的金字塔,接近法雍綠洲,一般推測它與代赫舒爾(Dahshur)金字塔群中的黑金字塔(Black Pyramid)同為他所建,而哈瓦拉的金字塔則是他最後的歸宿。

拉罕的金字塔

拉罕(el-Lahun)有一薩努雷特二世的金字塔,是埃及最南的皇室金字塔,其建築師巧妙的利用12米高的天然石灰岩山當成建築基地核心,大量減少了建造時所需的工作。

階梯金字塔

吉薩的三座大金字塔並不是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年代最久遠的要數位於薩卡拉(Saqqara)的“階梯金字塔” (Step Pyramids)。

階梯金字塔建於第三王朝卓瑟王King Djoser (Zoser) 年代 (西元前2630 – 2611),高 62 米,共有六層。起初只是普通的石室墳墓 (mastaba),後來在上面一層層的加建而成今日的模樣。一個世紀後的埃及第四王朝開始,才發展為建造接近方錐體狀的陵墓,一直至前17世紀埃及第十八王朝興建最後一座方錐體法老陵墓止。

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一般是用泥磚砌成的巨大的長方形的墳堆。到第三王朝時,工程監督由卓瑟王的首席祭司大臣印和闐(Im-hotep) 主導下,以特殊的方式為卓瑟王建造墳墓。於是,印和闐祭司在人類歷史上,設計建造了第一座大型的石造建築。建築技術尚未臻至完善,有使用小型石塊填補,以及在接縫處填以木屑、沙礫等,彌補技術的不足。

他先用石塊砌成高約8米,邊長63米的墳堆,之後他又不斷改變計劃,將墳堆設計成重疊式一層接一層地往上加建,逐層縮小,由六個“馬斯塔巴”(Mastaba)平頂、長方形和外部呈斜坡面的建築疊成,一直加至第六層。後來,又把這龐然大物用精緻的白色石灰包起來。竣工時墳堆高達62米,底部東西長約121米,南北約109米,是埃及最早的六級梯形金字塔。卓瑟王就葬在這座金字塔底下深達28公尺的墓井。

“階梯金字塔”並非只有金字塔本身,而是圍牆所圍繞的複合式建築,整個建築面積南北長544米,東西寬277米,四周的石灰岩圍牆高10米。圍牆的東南角,是整個複合式建築的入口,包含14座假門、40根圓柱。包含正前方的一處大中庭,每年,卓瑟王必須在此舉行與公牛的競鬥。

現存開羅博物館的卓塞王的雕像,也是埃及雕刻史上較大型的等身石雕。呈現威嚴的法老象徵。雕像下方底座的象形文,史無前例地刻上了法老王本身以外的名諱,即“印和闐”。首席祭司印和闐,為卓塞王建築第一座金字塔,功不可沒,所以被刻進法老王雕像底座。

印和闐建築的階梯金字塔,寫下歷史,印和闐的成就,在埃及人心目中,則使他由“人”升格為“神”。

紅色金字塔、彎曲金字塔

達蘇爾(Dahshur)位於薩卡拉的最南端,這裡是金字塔發源地,真正的金字塔最早出現在第3王朝法老王胡尼(Huni)時期,胡尼開始在梅頓(Meidum)興建金字塔,由於技術不足並未成功,現只殘留骨架,並未開放參觀。

在階梯金字塔興建完成之後,是段重要的過渡期,留存於梅頓的二階式金字塔,企圖在階梯間的空隙填滿石塊造就角錐形金字塔,新的建築思考模式,促使催生出彎曲金字塔(Bend Pyramid)。

*彎曲金字塔

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斯尼夫魯(Snefru)在位時期,西元前2600年修建的彎曲金字塔,底部為邊長約189米的正方形,高約105米。

斯尼夫魯法老王不喜歡金字塔是階梯式的,又蓋起第二座金字塔,以55度的角度向上延伸,蓋到塔身在超過一半高度時,發現金字塔可能會坍塌,因此改變角度向內彎折成43.5度,因為金字塔四面看起來是彎曲的,被稱做“彎曲金字塔”。

它是僅存的表面平滑金字塔之一,2009年3月16日向遊人開放。

*紅色金字塔

紅色金字塔(Red Pyramid)是汲取失敗經驗再接再厲的成果。彎曲金字塔完工後,斯尼夫魯法老王不滿意,緊接著在北邊蓋出史上第一座方錐形金字塔,是埃及最古老的,真正的金字塔──紅色金字塔。它較吉薩的大金字塔差不多大小,高約 104.5 米,邊長約 220 米。

這座金字塔極為完美地矗立在沙漠中,仰角43度,高度僅次於古夫的大金字塔。這座金字塔由於使用紅色的石灰石,呈現淡紅色,故名之,但當初的名稱是“閃亮金字塔”。

迄今,2座金字塔仍屹立在達蘇爾,尤其紅色金字塔保存良好,內部以承材支撐的隔室毫無受損,斯尼夫魯法老王在短短60年之內,完成了由階梯金字塔跨越至三角錐形金字塔的挑戰,顯見強烈企圖心、自信與驚人的智慧。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約西元前2670年)的墓室。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築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

在這3座金字塔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胡夫金字塔高度為146.59米,底邊長度為230米,是由250多萬塊巨石壘砌而成的。外層石塊約115000塊,平均每塊重2.5噸,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長度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三分之二。

距今4700年前,隨著歲月流逝,今天胡夫金字塔已經不復當年雄姿,塔高度僅為136.5米,而底邊由於塔外層石灰石脫落,長度減短為220米。最初鋪蓋金字塔的外層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塊幾乎全部消失。如今見到的是下面淡黃色的石灰大石塊,顯露出其內部結構。

胡夫大金字塔,傾角為51度52分。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萬平方米。整個金字塔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

金字塔的旁邊還有一些皇族和貴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長方形台式陵墓。

卡夫拉金字塔


卡夫拉金字塔高143.5米是埃及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西元前2575年至西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卡夫拉的陵墓。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緊挨著卡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卡夫拉的模擬雕像。

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大、通風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出現裂縫。1992年,卡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此後經過兩年多的全面修繕,於2001年7月重新開放。

孟卡拉金字塔


法老王卡夫拉的繼位者孟卡拉(Menkhaure),同樣地在基沙興建金字塔,孟卡拉拉金字塔比前述二座小的多。建於西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底部邊長只有108米,高度也只有67米,實際體積僅及胡夫金字塔十分之一。

孟卡拉金字塔最下面的十六層石塊,是紅色的玄武岩覆面石,建於十二世紀,至今猶在,其硬度連鐵器也難在表面造成刮痕,而且石塊與石塊之間就像完整的一塊一樣,結合得非常緊密。孟卡拉金字塔金字塔最多23―26萬塊 。所用的石塊較重,雕鑿較粗糙,而且內部結構也較為紛亂,可能在倉促下建成的。

此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北面,離地面有一段距離。進入後同樣是一條呈26度的下行斜坡,直通陰暗的地下深處。通道內的部分地方,呈長方形,通過時必須要彎腰才能走過。

吉薩金字塔建築布局的傳說

吉薩的三座金字塔的坐落位置是:按照獵戶座的腰帶(The Belt of Orion)排列,而星河和尼羅河的位置分布也全對稱。獵戶座對埃及人有重要意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神是住在獵戶座,亦即天堂所在。

西元前2500年,四條坑道分別指向當時正在穿越子午線的四顆特殊恆星。分別對正小熊星座的第二顆星“帝星”、大犬座最亮的第一顆星“天狼星”、“北極星”及天龍座第一星“右極星”。坑道與恆星對應關係,因橫行緯度不斷在變而相對結束,只有一個世紀左右。這個現象是天文學中的“歲差數”(precession)。

天狼星是一顆不尋常的星星,它具有雙重星球系統的身分:天狼星A便是我們看到的部分。另外還有天狼星B,圍繞在天狼星A的周圍,但因體積小,無法以肉眼看到。

一直到1862年,美國天文學家艾爾文?克拉克(Alvin Clark)用當時最大、最新的天體望遠鏡,才發現了它的存在。這是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天狼星B。然而,古埃及人卻早已具備了天狼星為雙重星球系統的知識。

–正見網


分享
         
Tags: 推背圖金字塔
MF

MF

Related Posts

三星堆2021年新出土的黃金面具殘片(視頻截圖)。

「神話」就是神的話?三星堆開啟新視角

April 28, 2021

古希臘神話中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April 28, 2021
Next Post

古人教子以德

諸葛亮

【文史】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廬知天下事

拜登

拜登到底能走多遠?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January 2021
MTWTFSS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 Dec   Feb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3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6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6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7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8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8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9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10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