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谷溪
最近美股市場裡一隻妖股橫空出世:GameStop 遊戲驛站(股票代碼 GME)。這股票從 2020 年 1 月的 3 美金,歷時 1 年,到 2021 年 1 月初漲到 20 美金,又在最近幾天連續暴漲,在 11 個交易日內漲幅達到 2400%,從 20 美金直接干到了 480 美金。
最傳奇的是,最開始對這隻股票產生興趣的,是美國「貼吧」 Reddit 的 wallstreetbets(華爾街賭場,簡稱 WSB)板塊網友 deepfuckingvalue,在他的大力呼籲下,越來越多的散戶甚至機構發現這隻股票有很高的投機價值,從而推動了股價的繼續上漲,並在最近的 2 周內,在一系列戲劇性的事件(如大量做空 GME 的做空機構 Malvin Capital 止損投降、香櫞 CEO 發布了毫無說服力的視頻來解釋做空的理由、馬斯克在 Twitter 火上澆油等等)的加持下,進入火箭衝刺狀態。
(這漲幅,已經將之前的20美元股價壓成一條地平線)由此,國內財經自媒體、甚至一些嚴肅財經媒體,開始了「扯淡之旅」:
這樣的文章,最近被批量生產出來,營造出「只要散戶聯合起來,就能擊敗資本巨額」的泡影,迎合了散戶們「莫欺少年窮」的心理——當年的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的我讓你高攀不起!散戶們,集合!兄弟們打爆空頭資本家的狗頭!不得不承認,這種「三年之期已到,請散戶少主回華爾街主持大局」的爽文的確能撥動人們的心弦,讓普通人心裡僅存的一點點中二熱血重新燃燒 20 秒。和這些擅長忽悠的財經自媒體一樣,WBS 裡的散戶們最近每天也都在用互打雞血的方法,維持著一種「我砸鍋賣鐵做多 GME 就為了把你們這些華爾街吸血鬼全乾趴下」的壯志豪情,完成了一次小小的從利益到立場、再從立場到信仰的神奇轉變——這一刻,散戶們不再是蝦兵蟹將,而是逼上梁山的江湖豪俠。
(GME 散戶的心情)換句話說,現在瘋狂做多 GME 的散戶們,多少抱著一種參與歷史、創造歷史、不為賺錢只為了交個朋友的想法。而媒體們也順應著這種對資本市場的「誤讀」,順水推舟的把一群散戶塑造成了螞蟻雄兵。
(WBS 的「作戰」氣氛火熱,老鐵們非常樂觀)只可惜,事實並非如此。GME 的神話並非由散戶塑造,恰恰相反,GME 的「火箭發射」行情正是美股市場的大資本引發的:做空機構過於貪婪、忽視了風險,已經給自己埋了雷,而這顆地雷被人發現後隨即引爆,散戶順著著這次「引爆」喝點湯而已,遠不是什麼散戶打爆機構之類的都市神話。當 GME 一路下跌至 3 美元時,做空股數量為流通股數量的150%,這意味雖然 GME 是一家業績差勁、並且看不到未來的連鎖遊戲零售實體店公司,但由於過多的資本同時做空 GME,使得空方暴露了過多的風險,稍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形成「軋空」:所有人都以為股價會繼續下跌,沒想到突然上漲,於是空頭必須補進股票,更推高了股價……如此循環,股價一步一步被推高,空頭虧的越多,就越買入,而越買入,就虧的越多。
這一邏輯類似於銀行擠兌,即便沒事,也會被搞出事來。所有的風險,都將在最後一根稻草落下時,被集中爆破。現在我們回溯歷史,在 GME 的這輪波詭雲譎的漲幅中,3 美元的價格點位,就是空頭們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根稻草,被 WBS 的一位叫做 deepfuckingvalue 的網友發現了,並引發一場風暴。
(GME 精神導師 deepfuckingvalue 老哥每天都晒一下自己的帳戶餘額,不忘來一句YOLO)大家請記住這句話:在 GME 暴漲事件中,真正的推手是那些動輒幾十億美金進出的資本巨鱷(雖然在此事中,他們是不情願的被動推高了股價),是他們在同一隻股票上積攢了過多的風險,啟動了這波爆炸式的行情;散戶們則扮演了食腐動物的角色,在恰當的時間出現在恰當位置,僅此而已。
所謂「散戶抱團打爆華爾街財團」的說法,是倒果為因——明明是資本家沒控制好風險、爆了倉,卻被財經媒體們說成是散戶抱團發動對華爾街的「聖戰」,讓散戶們「狐假虎威」了一番。財經自媒體們在 GME 事件上的集體誤導,充分體現了反智的「爽文」對於散戶的殺傷力有多強,又從側面佐證了絕大多數普通人,其實並不理解資本市場,更不可能出現「抱團打爆做空機構」之類的玄幻劇情。
「散戶抱團」是一種美好的想像,事實上,散戶從來沒有抱團過,也不可能抱團,散戶的行為模式——「追漲殺跌」,僅僅是貪婪心理在投資交易上的映射,而不是某種「集體合謀」。同時,由於資金量小,散戶帶來的資本能量也不大,獲利更無法和華爾街資本家相提並論。
例如第一個發現 GME 投機價值的散戶 deepfuckingvalue ,是本次行情的「帶頭大哥」,雖然有著傳奇般的收益率,但其在頂點時浮盈也就 3300 萬美金(現在大約 2000 萬美金),還不夠大機構發年終獎的,毛毛雨而已,其他散戶更是只能喝湯。相比大機構動輒九位數甚至十位數的盈利,即便用最樂觀的態度看待這次散戶們的追漲行為,散戶們偶然一次的「打爆式」盈利,也遠遠比不上被他們鄙視的華爾街「聯合收割機」。「散戶們團結起來」,在現實中同樣是偽命題。
布坎南在《同意的計算》裡面提出了「一致同意」的概念。多名個體之間形成「一致同意」的難度無比巨大,現實經驗告訴我們,10 個人一起點菜,要比 1 個人點菜難得多。所以1000 個散戶,比不上 2 個資本家,不僅僅是資金問題,更是「一致同意」難度過高的問題——讓 1000 個散戶對「何時賣出 GME」達成「一致同意」幾乎不可能,2 個資本家則可以一通電話就解決。如不能形成「一致同意」,那麼散戶之間就會持續零和博弈,有500個人買入,就有500個人賣出,大部分能量會在內部消耗,即便散戶們曾「打爆」一兩家機構,最終依然無力對抗資本方的聯合絞殺。
(布坎南是公共選擇理論的大師和奠基者,搬出他老人家來解釋 GME 散戶聯盟的不穩定性,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WBS 的散戶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的解決方式就是不停發帖說「1000刀也不賣」,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但註定無效。散戶聯盟的崩潰,是寫在 DNA 中的。GME 的暴漲暴跌,最終只會帶來大部分散戶的巨虧。華爾街一兩家做空機構的止損認賠,並不能說明資本家後繼乏力,反而是對投資機構做了一次關於平衡貪婪與風險的壓力測試。在吸取了這個教訓後,專業投資機構會更加強壯,散戶卻依然沉迷在一夜暴富的幻想裡走不出來,上 WBS 喊一聲 YOLO(You only live once 你只活一次,WBS 老鐵們的梭哈口頭禪),盯著自己的股票帳戶市值上躥下跳。當然,下跳的可能性遠遠大於上竄。太陽底下無新事,有很多「大行情」開始於某種偶然因素、結束於散戶集體瘋癲,這劇情在歷史上早就出現過無數次,最終大多數散戶還是要割肉。那些號稱漲到 1000 刀也不賣的散戶,有幾個撐得住不賣呢?絕大多數散戶的入場時間,是在成交量最大的最近一週中,而此時 GME 的股價已經達到數百美元,市淨率達到 100 倍(市值是其淨資產的 100 倍)。
有大量 GME 股票被買入,就說明有同樣多的股票正在被賣出,股價終將回歸其真實價值,這正是自由市場的最大特點。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美國散戶券商 Robinhood 終止了 GME、AMC 等幾隻股票的買入交易,GME 股價由此一度大跌。不得不說,這是一種不公平的做法。即便散戶存在著「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股價操縱」的嫌疑,也僅僅是因為其發言全部位於陽光下、更容易被監管部門注意到而已。相比那些在陰影中「操縱股價」多年的華爾街精英而言,散戶們的「屌絲起義」雖遠遠沒有媒體說的那麼波瀾壯闊,但也絕不比居廟堂之高的金融精英們更罪惡。
(美股交易平台 Robinhood 以散戶為主,這次卻站在了散戶的對立面,單方面停止了GME 和 AMC 的交易)在不遠的未來,獲利的散戶和做多 GME 的機構(沒錯,在上漲行情中,也有很多大機構順勢做多)很可能會大量賣出股票,引發市場上的恐慌踩踏。在恐慌下跌中,YOLO 口號是無效的,「散戶抱團」是無效的,對 GME 的信仰是無效的。
已經可以預見到,最受傷的投資者,一定是那些較晚入場、卻被媒體忽悠成「抗暴英雄」的散戶們——韭菜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來源:古老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