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北美時間2021年2月9日。前兩天有一條新聞引起我的關注,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民主黨州長史蒂夫·西索拉克(Steve Sisolak)宣布,在內華達州要建立所謂的創新區計劃,吸引技術公司,啟動內華達州的經濟。這些區域將允許擁有大片土地的公司組建政府,行使與縣政府相同的權力,包括征收稅收的能力。第一個進駐內華達州建城市的是區塊鏈公司。
2017年,區塊鏈(Blockchains )的公司以1.7億美元現金收購了內華達州斯托里縣(Storey County)一片巨大的土地,這塊土地比附近的以賭場聞名的里諾縣(Reno)還要大,面積有67,000英畝。
「區塊鏈公司」成立於2014年,老板叫杰弗裡·伯恩斯(Jeffrey Berns),是一名律師。2015年,他購買了大量以太幣(Ether)。後來以太幣的價格天價般上漲,他在以太幣崩潰之前拋售,從而一夜暴富成為加密貨幣富翁。
他買下內華達的大片土地,準備在這裡建實驗社區、蓋房子、建學校和商業區和廠房,還計劃開設一所大學和一個電子遊戲場所。其實就是在這裏建一個智慧城市。如果通過立法會這最後一關,伯恩斯的智慧城市項目將在2022年破土動工。
可能大多數人看到這條新聞都不會有什麼疑問,最主要是因為並不知道智慧城市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等下跟大家說說我的理解。其實這都不算新鮮事了,在多年前,各大科技巨頭就已經在大量的購買土地,籌劃這個事情了。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Sidewalk Labs,在多倫多港口區域規劃一座325公頃的新城區,第一期項目將耗資5000萬美元對碼頭區進行改造,計劃核心是覆蓋整個基礎設施的數字網絡,用以打造終極智慧城市環境;矽谷山景城的知名科技孵化器Y Combinator在2016年7月提出了一項城市研究項目,計劃建造全新的城市;比爾·蓋茨投資公司的子公司Cascade Investment 在亞利桑那州購買土地,建造智慧城市;堪薩斯城也在和思科、Sprint合作打造智慧城市走廊。
內華達州的政策規定,在這些創新區,州政府允許擁有大片土地的科技巨頭可以組建政府,行使與各縣相同的權力,包括徵收稅款的能力,組建學區和法院並提供政府服務的能力。但是這個政策是專門提供給從事特定業務領域的公司,包括區塊鏈、自動技術、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無線、生物識別和可再生資源技術。
內華達州的稅收政策吸引了很多大科技巨頭,像谷歌、蘋果等公司在伯恩斯的土地周圍的工業園區內擁有物業。谷歌斥資2910萬在那裡購買了1210英畝的土地建數據中心。據說,谷歌的最終目標是佔地10.7萬英畝。蘋果在內華達也耗資26億美元在1700英畝的土地上建數據中心。馬斯克在內華達州的特斯拉的Gigafactory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築,被「區塊鏈公司」的土地所包圍。
比爾.蓋茨從科技界退隱後,一直在美國各地悄悄購買農田,目前已經擁有了268,984英畝地,(相當於1089平方公里)的農田,成為美國第一大私人農田所有者。當然他們買地不是為了別的,就是在籌劃建設他們的烏托邦未來城市。
我們在這次美國大選中,看到大科技公司擁有無上權利,甚至可以控制總統的言論自由,現在,內華達州開了一個頭,賦予大科技公司更大的權利,可以行使政府權利和職能,大家想像一下後果。
知名的城市規劃專家和科技思想者亞當·格林菲爾德(Adam Greenfield)在他的《反對智慧城市》(Against the smart city)中指出,“智慧城市理念作為一種完整意義上的當代形式,不是源自在城市規劃理論和實踐上做出過貢獻的任何黨派、團體或個人,而是起源於那些科技巨頭。”
有網友評論說,「從大選的顛覆性結果看,也許大科技公司自立政府將成為一種趨勢,因為他們壟斷了技術平台,掌握了話語權,擁有足夠資本能量….. 科技寡頭地方割據,然後擴展需求導致戰爭吞併,最終再統一。往復循環,輪迴歷史。我們不過是正好處於割據節點。」
也許這個網友說的沒錯,現在是科技寡頭地方割據的時代,不僅如此,成立政府的門檻這麼低,按這個標準,比爾.蓋茲可以根據擁有地塊的數量成立很多縣政府。甚至中共都可以利用大科技公司在美國圈地,建立城市和政府,中共佔領美國不是夢了。
不過,這還只是其中一項危險。就算中共沒有辦法在美國建政府,這些智慧城市的誕生,給人類帶來的危機是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的。
有很多人可能還不了解智慧城市,最近這些年,全世界都在宣傳和美化智慧城市,每個國家都在爭先恐後的發展這方面的科技。那些對智慧城市提出質疑的聲音被淹沒在政治正確的媒體裡。
現代科技對於智慧城市的描述是: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物品都嵌入感測器,能夠監控周遭的環境,而機器學習演算法則能運用這些資料來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件,並且將市政服務的效率和便利性提升到極致;透過應用程式、演算法和人工智慧,這些新科技將可以減緩交通堵塞、重建民主制度、預防犯罪,並且創造免費的公共服務;智慧城市是我們夢想中的都市。聽起來是一個很美好的科技高度發達的城市。
凡事有利有弊,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對人類文明帶來危害。
我們還不討論從技術上來說,一個城市有一個控制中心,萬一系統故障會帶來的風險。它真正對於人類的危機有至少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對人們隱私的侵犯。匯集百萬電子耳、電子眼和電子鼻功能的感測網,可能推動城市未來變成一個龐大的舞台,通過訪問數據源,就可以對這個大舞台進行永久的監視。電影《楚門的世界》裡楚門的生活可能就會變成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在一個精心設計的城市裡,所有的一切都在被監控中。
看看IBM為巴西里約熱內盧建立的中央控制中心,或者看看中共的社會信用制度,你就會發現,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在他的著作《1984》虛擬的全城監視景象,已驚人地在今天實現了。我們現在每天使用現代科技產品的時候,就在這種監控中,個人信息被臉書、推特、谷歌等等所有科技公司蒐集。但這比起智慧城市對我們的監控,簡直不值得一提。人們將會無時無刻不在被監控中,全面的智慧城市化會讓我們無處藏身。
第二大問題是人們將被控制。為什麼這麼說呢?當一切都在監控中,誰坐在那個監視器的面前,誰有權操控所有的信息,誰就擁有了至高的控制權。這就是數字極權。中共現在還沒有打造成功智慧城市,就已經用數字化控制了中共國的每個人。
曾經有一個主持人大膽放言,互聯網將吞噬一切,互聯網也將吞噬政府。還有人說,智慧城市將毀掉民主。這些話當初聽來都是危言聳聽,現在已經越來越多人知道,這是真的。我記得我看過 一篇文章還是一個影片,想不起來名字了,裡面介紹,有人在培養人們一種新型的職業,就是在電腦前,按照要求做一些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賺取一天的工資。年輕人都覺得這太美好了,這麼簡單,就可以賺到錢。沒有意識到可怕的後果,這就像一種訓練狗狗的方式,當人們習慣了聽指令,並養成了這種思維方式,人們就再也不懂得什麼叫自由了。智慧城市也是同樣的概念,會通過程序化來管理一切,當人們偏離程序,或者不遵守程序就會得不到結果,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像機器人一樣,按照設計好的程序去工作,生活,思考,大家想像一下,這是人的國度嗎?
第三大問題是,對文化的破壞。城市發展的衡量標準是科技還是人文?現在我們接收到的教育和媒體宣傳,都是告訴我們,科技可以針對社會問題提供中立且最佳的解決方案;科技是推動社會變革的主要機制。所以,發展科技成了各國政府的重要課題,人們也都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智慧城市將是一個高科技建設的城市,依賴科技解決一切問題。從你早上起床的那一刻,你可能就需要按照設計好的程序去開始一天的生活,你在一扇門前,可能只能說,芝麻開門,如果說了任何其他不符合的語言,你將無法進入。這種標準化的訓練,將城市和人之間,人和人之間變成機器人模式,一切都通過演算法實現。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情感、一切的內心的微妙都會成為無關緊要的部分,因為這些不能讓我們得到答案。這樣下去,人類社會還是人類社會嗎?人類將會失去人的思維方式,人的善惡理念,人和人之間也將不再有關愛,溫暖。
如果人沒有了這些人性,其實就不能再叫作人。而這個結果,就是撒旦最想要的結果。讓神的子民放棄對神的信仰,最後走向地獄。我不知道這麼說,有多少人能理解。其實人間的政治權利的鬥爭只是表象,我們如果看清楚了,就知道我們每個人,不論你是為中共服務,為誰工作,你永遠只能為自己而活,當這個世界都被壞人毀滅的時候,你又能在哪裏生存呢?為自己而活,做正確的事情,才有未來。好,今天說到這裡,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