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Tuesday, June 6,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敦煌尋夢之十】佛法與造像的黃金時代

by MF
February 22, 2021
in 文明之光
Reading Time: 3min read
0 0
0
「九層樓」建築。(慕尼黑啤酒/維基百科)

「九層樓」建築。(慕尼黑啤酒/維基百科)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作者:蘭音

【敦煌尋夢之九】富含禪理的經變畫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不見盛唐長安城,不知中華盛世之頂峰;不見唐朝繪塑藝術,不知敦煌石窟造像之精華。唐朝是中華古代最繁華昌盛的時代,敦煌的佛教藝術經過兩百多年的醞釀和積澱,也在這時大放異彩。

在敦煌最壯美的石窟群——莫高窟的中段,有一座朱紅色的九層樓閣最為醒目,它依山而建,飛檐凌空,形成了峭壁之上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這座修建於民國年間的「九層樓」,是敦煌石窟的標誌性建築,它被編號為第96窟,因為供奉著初唐時期修建的敦煌最大的佛像,因而又叫作「大像窟」。

大像窟,最初是一座四層窟前殿堂,歸義軍時期增為五層,民國時期翻修為九層。窟中的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像,高三十多米,背山向東而坐,目光下視,右手上揚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雙腿自然下垂,整體造型豐盈圓潤。這是中國第三大佛,也是世界上室內雕刻的第一大佛像以及石胎泥塑的第一大佛像。

這不由讓人感佩,非唐人開拓進取之豪情,不能成就此非凡技藝;非大唐雄健宏闊之氣象,不能開創此空前奇觀。而莫高窟第96窟的壯麗,僅僅是盛唐造像藝術中頗為精美的一頁。

佛教盛傳

浩瀚的佛國世界,離不開佛法的洪傳;出神入化的造像背後,是大唐盛世帶來的佛教最繁榮的黃金時代。雖然歷經隋末戰亂,佛教一度出現佛寺煙滅、僧眾分散的衰落景象,然而崇信神佛的唐朝天子,從開國之初便大力扶植和復興佛教。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103窟的壁畫一隅,描繪唐僧師徒自天竺取經後,返回長安途中的情景。(公有領域)

唐高祖甫登帝位,便下詔立寺造像、設齋行道,如在長安、太原、華陰等大城市敕造佛寺,又為神通廣大或慈悲濟世的高僧建造寺院。他還專門在京城慈悲寺設立「十大德」統攝僧尼,管理佛教事務。

太宗一朝,天子與佛教、高僧的淵源更為深厚。早年唐太宗平定王世充時,少林寺武藝高強的十三位僧人輔助唐軍收復城池,並擒拿王世充之侄王仁則,立下護國大功。太宗論功行賞,致書告慰,並賞財務、賜田產、設營房,給予無上殊榮。少林寺也自此發揚光大。

在即位第一年,太宗召集京城高僧入宮做法事,為國祈福,超度陣亡將士與無辜民眾。之後幾年,他屢次下詔,不僅在曾經打過仗的地方建立佛寺,還把太原舊宅改為寺院,表達對百姓的愛憐與對神明的敬奉。

太宗支持佛家正教,同時嚴禁各種亂法行為,對那些無德無行的偽僧、惡僧絕無寬宥。他希望天下的修行人,無論年齡長幼,務必精誠德業,保障佛門清淨與佛法純正。

隨著佛教的復興,太宗以大唐聖主和天可汗之尊,採取諸多舉措,進一步弘揚佛法。比如恢復隋朝在大興善寺的譯場,延請印度高僧與漢地沙門參與譯經;開示佛舍利,供數千人同時瞻仰,留下盲人復明的神蹟;詔請華嚴初祖杜順入宮,太宗下殿親迎,賜號「帝心」,禮敬如佛;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帶去大量佛經、佛像,助佛法遠播藏地。

此為敦煌榆林窟的元代第3窟的玄奘與孫悟空像。在懸崖深壑前,玄奘誠心向菩薩祈禱,悟空顯得苦惱急躁,師徒二人對比強烈。(公有領域)

這期間影響力最大的,便是玄奘西行求經的事蹟。玄奘就是《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他是初唐高僧,有感於南北方佛學差異以及譯注不善,發願回溯佛法的源頭,尋求原典。他一路西行,經涼州、高昌、碎葉,一直到達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每到一處,玄奘一邊學習佛法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跡,十餘年後,他帶著六百多部經書返回中土。

歸唐後,太宗對這位風塵僕僕的法師非常禮敬與尊崇,為他開設專門的譯經場,供他潛心譯經。玄奘還通過口述,和弟子一同完成了《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全面記載他遊學西域的見聞。

終其一生,玄奘譯經七十餘部、一千餘卷,合計一千三百多萬字,占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和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的三大佛教翻譯家之一。

從唐高宗至唐玄宗開元初年,歷代皇帝延續太宗的崇佛政策,大力扶持佛教的發展。與盛世繁華相應的,是僧徒日廣、佛寺日崇的全面大興景象。全國各地也興起了造像活動的風潮,就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敦煌石窟的營建成為一朝之盛,並達到藝術的頂峰。

統御西域

從隋末到唐初,敦煌雖然遠離中原紛爭,卻並非太平無事。就在大唐開國的武德元年(618年),盤據河西走廊的隋將李軌僭稱帝號。唐高祖本欲招撫,但李軌堅持不降,次年就兵敗被處斬。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五代第409窟的壁畫一隅,描繪的是回鶻王妃供養像。(公有領域)

敦煌郡(隋煬帝時罷瓜州,改為敦煌郡)歸屬唐朝後,依照全國改郡為州的通例,改回瓜州之名,後來又分為瓜州、西沙州。西沙州的治所在敦煌縣,領敦煌、壽昌兩縣,範圍大大縮小。經過幾次小型的叛亂,敦煌終於隨著唐朝的統一而步入太平年代。然而西域部族對河西的侵擾仍然接連不斷,初唐朝廷也確立了打通河西、經營西域的策略。

貞觀三年(629年),太宗發兵十萬分道西進,與東突厥展開大戰。懷著建功立業和揚名邊塞的豪情,唐軍很快取得大捷,擒獲頡利可汗。隨後,伊吾國歸唐,高昌王朝拜,開啟大唐與西域的交往。

曾是隋軍手下敗將的吐谷渾,趁隋末戰亂繼續為禍一方。貞觀九年,大將李靖領兵征討,徹底平定了敦煌的邊患。其後,太宗平高昌、破焉耆、克龜茲,唐軍威震西域,各部族紛紛歸附大唐。太宗以原高昌國屬地為西州,設立安西都護府,下設龜茲、于闐、焉耆、疏勒這「安西四鎮」,奠定了經營西域的基礎。

這時的絲綢之路,從河西走廊至敦煌,南路經由于闐越蔥嶺而西,中路出玉門關,經西州、龜茲、疏勒而西,在唐朝赫赫武功的護持下,更加暢通無阻。

高宗時期,西域形勢出現反覆,安西都護府不得不遷回西州,安西四鎮一度廢棄。直到顯慶初年,唐軍攻破西突厥,在其地設立濛池、昆陵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並遷回龜茲,復置四鎮。

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畫中的于闐國王供養像。(公有領域)

唐朝在西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西南的吐蕃國也在崛起之中,並不斷向西域擴張勢力,唐朝為此又被迫兩度廢置四鎮,直至武周時期,唐軍才重新掌控西域,將安西都護府遷回龜茲,第四次置四鎮。至此,整個西域完全在唐王朝的統御之下。

唐朝從太宗開始的經營西方的戰略,不僅遠揚國威,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絲綢之路更進入了最忙碌、最繁榮的時期。京城長安匯集了西方各國的貴族、使節、客商、僧侶,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大都市;河西敦煌也因為控扼中原和西域的要道,成為西北的軍事、商業與文化重鎮。而且,敦煌與中原的來往,其密切與頻繁程度亦是前所未有。

隨著出征的軍隊、長途跋涉的商隊,中原最頂級的匠人、藝術家也踏上了敦煌的土地,帶去了精湛的技藝以及盛唐特有的藝術審美。敦煌,這個以造像藝術聞名中西的邊塞古城,也很快嗅到這種清新俊逸而有華麗宏大的時尚氣息,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鑿窟流程

徜徉在古老的石窟寺,盛唐時期,石窟藝術發展至頂峰,營建工程也最為成熟,現存的洞窟數量,大約占據敦煌石窟總數的一半。在欣賞豐富精采的唐朝石窟之前,或許有一個問題早已縈繞心頭:一座座神聖的洞窟,先人們是如何一點點開鑿出來的?又如何在封閉幽暗的空間裡完成令人歎為觀止的傑作?

此圖為莫高窟中段第96窟的「九層樓」建築。(慕尼黑啤酒/維基百科)

一個洞窟從規劃、施工到成形,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而精細的工作,需要木、泥、塑、繪等不同工種的匠人合作幾年甚至十幾年方能完成。首先是開鑿洞窟,包括打窟和製作地仗,即用於繪製壁畫的基底。

據敦煌文書記載,「打窟人」是開窟的第一批工匠,他們是專業的施工隊,負責選址、設計、開鑿及整修岩洞。這並不是僅靠賣苦力就能勝任的工作,需要根據洞窟的主題、形制、規模進行周密的設計。以莫高窟為例,鳴沙山經累世營建,洞窟遍布整個崖面,設計時不僅要學會「見縫插針」,還不能破壞整體結構,以保護其它洞窟。

打窟的具體流程,是先挖出甬道。之後,打窟人沿著崖壁上方及四周開鑿,挖出的石砂便從甬道排出,既安全又方便操作。窟頂成型後,再向下挖掘,直到整個洞窟的樣子被鑿出。有時,木匠還需修築與石窟結合的殿堂、窟簷、樓閣等建築。

而像「九層樓」這樣的超級巨型石窟,就要採用特殊的方法了。鑿出窟頂後,一邊繼續向下挖,一邊在甬道下方挖第二條甬道,挖出的石砂便從下方的甬道排出。這樣依次向下開鑿下方甬道,直到鑿出想要的高度。這還需要精準計算甬道位置,以增加室內採光。

若石窟內設置了塔柱、佛壇和大型雕塑,打窟的過程中還需鑿出相應形狀的石胎。比如莫高窟第96窟的大佛像,就是工匠在鑿窟的同時利用主室的內壁,直接鑿出大致的立體形態。要完成這樣一座大石窟,需要花費幾十年的功夫。

接下來是壁畫製作地仗,即在岩壁上附著一層適合繪畫的泥層。泥匠就地取材,以黏土、棉麻等混合成泥,抹於石壁上,使其光滑如紙,再刷一層石灰漿覆於泥皮之上。之後的裝飾工序,便交給塑匠和畫匠。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隋代第390窟的塑像。(公有領域)

石窟的塑像,大多是敷彩泥塑,主要程序為骨架、製泥、塑形、敷彩四個階段。從一些殘破的彩塑上,可以發現塑匠從綁紮骨架到雕塑、上色的製作過程。製作骨架,分木胎、石胎、木架三種,其中木架最常見,工序也最複雜。塑匠以沙漠中的紅柳枝幹為原料,稍加斧鑿製成身軀、四肢造型,將其枝條烘烤彎曲,製作出手指、飄帶等細節造型。

製泥同樣重要,有經驗的塑匠按照最佳比例,將當地的細土混合水與黃沙、麥秸、棉麻等植物纖維,令其不收縮、不開裂,千百年後依然光潔穩固。塑型時,先用芨芨草或蘆葦捆紮出大體造型,再把特製的塑泥層層均勻地抹在骨架上。在著色環節,畫匠常常參與其中,創造出造型優美、色調細膩的完美塑像。

畫匠主要負責壁畫和部分塑像的彩繪工作。唐朝長安,名家雲集,以畫作的底稿——粉本是時興的風尚,也是全國畫匠臨摹的範本。畫匠們依照中原最流行的樣本,在岩壁上描線起稿,繪製出心中的佛國世界。之後,他們精選有色礦物,研磨成名貴的顏料,紅色的是硃砂、黃色的是雌黃、藍色的是青金石、白色的是雲母。

一般而言,由技藝最精湛的「都料級」畫匠起稿,其他人上色,共同完成一幅幅瑰麗燦爛的壁畫。繪畫的難度又在於,窟頂處手臂無依靠,凌空而畫;靠近地面處,又須側躺而畫。這不僅是藝術天分,更是體力與毅力的考驗。

就這樣,在邊塞苦寒的環境和寂寞清苦的生活中,無名的巨匠們,一斧斧開鑿,一層層塗抹,一筆筆勾勒,歷經千年開鑿不輟,這才完成那千餘尊塑像與四萬五千平方米壁畫的曠世傑作。


分享
         
Tags: 敦煌石窟文明之光
MF

MF

Related Posts

三星堆2021年新出土的黃金面具殘片(視頻截圖)。

「神話」就是神的話?三星堆開啟新視角

April 28, 2021

古希臘神話中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April 28, 2021
Next Post
神醫扁鵲

兩千年後神醫扁鵲再現身 清朝官員獲救

防彈衣

如何選用防彈衣?丨硬核生存指南

氣質

你的「氣質」,決定了你的層次:有這三種氣質的人,不是一般人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February 2021
MTWTFSS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 Jan   Mar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6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8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9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10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10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11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11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12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