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木然
01
近日,網紅「小馬雲」又傳出了新消息:
14歲的他,被過度圍觀、消費、利用完之後,診斷出了矮小症,被徹底拋棄了,回到了農村老家。
只因長相酷似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這個孩子的照片一經被發到網上就引發了網友瘋轉:

馬雲都微博轉發稱 「感覺自己是在照鏡子」:

於是,他很快成了一個網紅——「小馬雲」從此誕生了!

由於家裡太貧窮的,自己和哥哥都沒有上學的,這個也是讓不少的網友起了同情心,後來馬雲知道這件事後,表示自己願意幫他出上學的費用,可以一直到他讀到大學。
按理來說,「小馬雲」本可能有一個美好的逆襲結果:在被媒體關注後,他重返課堂,然後發奮讀書,總有一天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他的父母卻幫他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借勢成為網紅!
好好讀書這條路,被「小馬雲」的父親毫不留情扼殺了。
從此,他不斷參加商務活動、拍攝廣告,但是伴隨著自己名氣的增大,他自己的心態也是在不斷的改變。

他身邊不缺美女相伴:

各種短視頻和直播,應接不暇:

其實,浮躁這個毛病,正在往下一代身上傳染。
如今很多孩子都已經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只想有機會就想當網紅,網上更是各種小孩子不斷的秀下限:


網絡曾發布了《95後就業觀》,調查結果令人瞋目結舌,有54%的95後最嚮往的職業竟是網紅!
北京各區小學也曾做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近80%的小學生長大後的理想竟是成為一名網紅。

甚至一些針對青少年的「網紅培訓班」也在各地悄然興起,已然成了孩子們課外學習的熱門選擇……
是浮躁的社會風氣,是短視的家長害了他們!
這個時代很魔幻也很公平,放眼望去,網紅如潮,一波退去,一波又起,但互聯網又是大浪淘沙,沒有真才實學的人,總有一天被淘汰!
02
網絡輩有紅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
從來只見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互聯網上各種搞怪/譁眾取寵的人太大,最終能真正能打造成影響力(IP)的卻寥寥無幾,大部分即便靠運氣獲得了關注,也只是一陣風,很快就過去了。
風水輪流轉,各領風騷一兩年,這就是網紅的特徵。
大家要記住一句話:只有那些能影響別人大腦的人,才可以長盛不衰,才能打造真正的IP。否則都是此一時彼一時,就像李家琦/薇亞取代張大奕/雪梨一樣,未來很快也會有人取代李家琦和薇亞。
做網紅也好,直播也好,短視頻也好,這些都是只是一個工具,只要解決不了自己究竟提供為大家提供什麼價值的問題,再先進的工具都沒有用。
如果你只靠單純的娛樂,搞怪,惡搞,模仿等等套路走紅,最終都只能被當成笑話看看,別人即使來關注,也只是來圍觀你一下,這並不能代表你走進大家心裡,真正的被大家銘記。圍觀和被銘記是兩個概念。
真正能被大家銘記並且引領大眾思潮的,是那些能觸及別人靈魂的人。有句話說的好,觸及靈魂比觸及利益還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需要你有強大的思想武器。
世界最難的事就兩個:
第一個是把自己思想灌入別人的大腦裡;
第二個是把別人的錢拿到自己的口袋裡;
而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先有第一點再有第二點,這也是未來商業的不二法門。
03
為什麼小馬雲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曾有人提出一個概念:窮人的帶寬。
意思是有些窮人即便獲得幫助,也未必能走出貧窮的怪圈。
如果你長期陷入金錢的稀缺,其行動的前瞻性就很容易被金錢打敗,別人稍微施捨一點短期好處,你就會上鉤。
以小馬云為例,他獲得了早早就能掙大錢的好機會,卻不知道他們也同時透支了最好的成長和學習的時光,這導致他們在短期利益誘導下喪失了大好前途。
《稀缺》裡有這樣一句話:那些長期陷入貧窮的人,即使給他們一筆錢,他們的運用方式也會導致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破產,從而長期陷入貧困。
在美國,超級大樂透又被稱作「死亡詛咒」,獲得巨額財富後能善始善終的人,其實並不多。
國內的拆遷,雖然有很多人因為拆遷一夜暴富,但是最終能做到階層上升的人並不多,甚至能守住那些錢財的都很少。
其實,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從他頭上砸一個餡餅。有很多家庭,都是被一筆意外橫財給毀了。
來源:水木然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