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Saturday, March 25, 2023
  • Login
薇羽看世間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視頻區
    • All
    • 好視頻推薦
    • 薇羽看世間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迫害加劇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紅二代諷清零帝

    變態教材插畫 背後的中美關係

    後疫情時代 現金為王

    醫保禁令 鐮刀變韭菜

  • 熱點新聞
  • 精彩評論
  • 以史為鏡
  • 文明之光
  • 生活札記
  • 讀書時間
  • 真相
  • 我是薇羽
    • 我是薇羽
    • 我的Tweets
    • 贊助我
    • 联系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薇羽看世間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大開眼界 富有的宋朝是如何收稅的?(上)

by MF
February 26, 2021
in 文明之光
Reading Time: 4min read
0 0
0
宋代的田賦比起前代輕(示意圖片:〔清〕陳枚畫作局部)

宋代的田賦比起前代輕(示意圖片:〔清〕陳枚畫作局部)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微信分享
分享
         

整理:程書語

說起宋朝的稅收,現在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爲宋朝稅收在歷朝歷代中都是偏低的,宋朝政府“藏富於民”;另一種則認爲宋朝的稅收很重,苛捐雜稅層出不窮。諸如:“正稅之外,雜賦至繁,詭制異科,醜名暴斂”;“不可以遍舉,亦不能遍知”;“幾多率斂是無名”; “當官者不能悉其詳”;朱熹“古者刻剝之法,本朝俱備”,即所謂“民間苦賦重”。

那麼,宋朝的稅收到底如何呢?我們不妨深入探究一下。

農業稅到底是重還是輕

我們先從農業稅說起吧。農業稅,通常是中國古代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宋代的農業稅是“以貧富爲差”的“兩稅法” ,根據居民有無田產,劃分戶別,有田才有稅,沒有田產,則不用繳稅。正如蘇軾《策別》中所寫:“戶無常賦,視地以爲賦。” 有田的家庭再以財產的多寡,劃爲不同戶等,田多的納稅多,田少的納稅少,但其實每畝的田產所收的稅賦是固定的。

如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畝稅一斗者,天下之通法。”即無論產量多少,每畝田都收一斗的稅。

也就是說,如果畝產爲一石,那就是十稅一;畝產爲二石,那就是二十稅一。如果畝產爲三石,那就是三十稅一。

宋代在畝產普遍較前代大幅提高的情況下,畝產多在一石至四石之間,所以二程認爲:“今代之稅,視什一爲輕矣。” 即採取於前代相同的徵收稅率,農民的田稅負擔無疑會比前代爲輕。

宋朝在靠近邊境的地區,農民有“支移”的義務,也就是民戶須將麥糧等實物稅送到軍隊駐紮的地點。戶等不同“支移”的義務不同。宋代將民戶分爲五等,一等、二等有支移三百里的義務,三等、四等兩百里,五等一百里。

“支移”的部分雖然等於增加了賦稅,但屬於合理的範圍,並不能說是太大的負擔。

“民間苦賦重”?

既然農業稅不過每畝一斗,那麼“民間苦賦重”?這樣的說法是從哪裏來的呢?

這句話出自馬端臨《文獻通考》,其中記載:“《食貨志》言天下荒田未墾者多,京、襄、唐、鄧尤甚,至治平、熙寧間,相繼開墾,然凡百畝之田,起稅止四畝,欲增至二十畝,則言者以爲民間苦賦重,再至轉徙,遂不增。”

就是說京、襄、唐、鄧等地有很多荒地,一百畝荒地開墾爲農田,國家只收四畝的稅,後來打算收到二十畝的稅,言官們就開始爲民訴苦抱不平,即所謂“民間苦賦重”,結果就是一百畝的田繼續收四畝的稅。

由此可見,宋朝農業稅不僅輕,爲鼓勵農民開墾荒田,竟然達到一百畝只收四畝稅的地步!拿出“民間苦賦重”這句話來說明農民的負擔很重,其實完全是斷章取義,與實際情況南轅北轍。

寬稅減賦幾乎無處不在

實際上,大宋王朝不僅給予開墾荒田的農民特殊的寬稅政策,寬稅減賦的政策幾乎無處不在。

王明清在《揮摩後錄》中記載:“祖宗開國以來,西北兵革既定,故寬其賦役。民間生業,每三畝之地,止取一畝之稅。緣此公私富庶,人不思亂。”

就是說,開國以來既然不打仗了,爲了休養生息,三畝地只是收一畝地的稅,這樣國家和個人都富裕,人民不會想着造反。

《宋會要》記載宋哲宗元符元年,京西轉運副使張徽言:“二浙雖遇豐歲,蠲除稅賦不下三四十萬石。”可見宋政府不僅饑年減免田稅,甚至豐年也時常減免田稅。

司馬光《和範景仁西圻野老詩》曰:“田家老父眉睫白,杖藜匍匐泣路旁。且雲生逢至仁主,蠲租罷役歲爲常。”意思是說,農家的白頭老者,在路邊匍匐哭泣感嘆生正逢時,遇到了仁慈的君主,減租廢除勞役的事情年年歲歲經常發生。

農家的白頭老者,感嘆生正逢時,遇到了仁慈的君主(圖片:〔南宋〕馬遠《 踏歌圖》,故宮博物院藏)
農家的白頭老者,感嘆生正逢時,遇到了仁慈的君主(圖片:〔南宋〕馬遠《 踏歌圖》,故宮博物院藏)

另外宋代由於實行“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地籍比較紊亂,有極其嚴重的隱田現象,馬端臨引《食貨志》的記載感慨:“田之無賦稅者,又不止於十之七而已”。即十畝之田不止七畝不交任何賦租。

宋代田賦最大的問題不是輕重問題,而是徵收不公的問題。即良田與劣田徵收標準一樣,而且佔田越多逃稅越多,負擔越小,佔田少的人,土地貧瘠的地方負擔相對來說要大一些,這樣那些佔良田少的農戶自然會感到不公,發出“賦斂爲病”之嘆。

 “幾多率斂是無名”?

有的所謂史學家用“幾多率斂是無名”來說明宋朝稅多且亂,這句話出自仁宗時思想家李覯(gòu)的詩《有感》,原文是這樣寫的:“官家的的要寬徵。古時什一今更輕。州縣酷嫌民漸富,幾多率斂是無名。”https://6d0f325d6b493c0e95666a784448a2f8.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7/html/container.html

意思是說,國家的的確確使用寬賦稅的政策,政府的農田稅收比古代還要輕。但有些州縣看到民間人民富裕,而擅自進行無名之斂。

作者的本意是鞭撻一些地方的違法亂紀行爲,並不是國策,況且這些地方的非法行爲,都很難長久,會被中央政府糾正。如《宋史·食貨志》記載:“(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西邊兵費不給,州縣或增所算名物,朝廷知之,悉命蠲(juān)去。(意思是康定元年的時候,西邊軍餉沒到位,有些州縣增加稅收項目,朝廷知道後,都命令免除。)

宋代田稅輕也得到明代學者們的推崇與羨慕,胡世寧《貢賦之常膚見》:“畝稅一斗,天下通法。概令減輕,故宋民感宋恩德,深入骨髓。雖以南渡衰弱之後,而猶爲之力耕,血戰以抗強敵,而立社稷者百數十年。”

苛捐雜稅?

宋代的田賦比起前代輕,那其它雜稅情況又如何呢?

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北宋開國之初就一直普遍減免前代各種雜稅。比如前代普遍徵收的農器稅被徹底免了。宋代還有山林、川澤、陂塘的出產,任民採摘不收稅。溝路、墳墓也不收稅。

可以說雜稅比起唐末五代來無疑是輕的。《宋史·食貨志·賦稅》:“宋克平諸國,每以恤民爲先務,累朝相承,凡無名苛細之斂,常加劃革,尺縑鬥粟,未聞有所增益。”

徽宗之時的六賊之手蔡京增加了一些稅收種類,造成一些商人破產,百姓困苦,爲人所詬病。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由於戰亂,面對戰爭帶來的鉅額開支,南宋各地方迫不得已先後出現了“經總制錢”“版(又作板)帳錢”“月樁錢”等這些被很多人認爲是雜稅的款項,都是緊急情況下爲了籌措軍費而產生的。

嚴格來說,它們都不是稅種,而是地方向朝廷定時上繳的三筆錢財的名稱。在它們創立時,並沒有新創稅項,只是提高了舊有稅項的稅率或專賣品價格,比如經總制錢的來源就是賣酒提價,某些商稅增收一分,提高樓店錢等,另外就是將原先不上繳朝廷,留在地方的錢財改爲上繳朝廷。

月樁錢是地方供應軍費的名稱,產生於紹興二年(1132年)冬季。月樁錢有地域性,最初只限江東,“其後江、浙、湖南皆有之”。但四川地區沒有月樁錢,同是東南地區的福建、兩廣及湖北、淮南也沒有月樁錢。

月樁錢的來源是商稅、榷酒、經制錢等。就官方規定而言,它只是要求地方將正常稅收所得之錢按月按量輸送而已。

關於版帳錢,由於記載的缺失,究竟產生於何時,何以得名,均無從得知。

經總制錢、月樁錢、版帳錢都是輸送貨幣。這三筆錢財的徵收,雖都是形勢所迫,但因增加了賦稅收入中上繳朝廷部分的比重,大大加重了州縣財政的困難,成爲南宋許多地方性苛捐雜稅的根源。https://6d0f325d6b493c0e95666a784448a2f8.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7/html/container.html

由於三種錢都創立於戰爭中,用于軍費,有強制性的定額,甚至遇到災年,災區的稅賦被朝廷蠲免,而這些錢卻往往仍舊徵收。這樣,在完不成定額的地方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苛徵橫斂的情況。從苛徵橫斂的方法看,大都是低劣不合理的,遠遠超出了“雜稅”的範疇。遭到很多文人與言官的批評。

南宋大儒朱熹認爲“古之刻剝之法,本朝皆備。”蔡戡(1141—?)《論州縣差科之擾札子》中的“其色不一,其名不同”“其賦斂繁重,可謂數倍於古矣”“不可以遍舉,亦不能遍知”等等都來自這個時期。

一般來說,戰爭的爆發往往意味着人民更多的軍費負擔,這在各個朝代都是如此,不可能與和平時期是一樣的。如果因此就給宋朝蓋上苛捐雜稅,百姓民不聊生的帽子顯然是不合理的。

而且我們看到南宋初中期朝臣,批評各地方違法亂紀增加稅收的札子,也大可感慨一下,宋代言官們對百姓的疾苦看在眼裏,記在心理,上報朝廷,措辭嚴厲。宋朝百姓有這樣的文人和言官,比起無官不貪,眼中沒有百姓疾苦,只有所謂歲月靜好的時代的百姓更幸運吧。

總體上說,北宋人民的稅賦比南宋輕的多。除徽宗朝外,和平時期比戰爭時期要輕的多。北宋甚至大部分地區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什麼雜稅。

張方平:“畿甸之外,歲供兩稅,無他課調。”

司馬光:“其鄉村下等人戶除二稅之外,更無大段差徭,自非大飢之歲,則溫衣飽食,父子兄弟,熙熙相樂。”

農民生活豐衣足食(示意圖片:出自〔清〕焦秉貞《御製耕織圖》)
農民生活豐衣足食(示意圖片:出自〔清〕焦秉貞《御製耕織圖》)

農民生活豐衣足食

在寬稅減賦,藏富於民的國策下,宋朝農民的生活應該說在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地區是豐衣足食,令人羨慕的。

陸游:“太平豈無象,麥飯家家香。”“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君不見朱門玉食烹萬羊,不如農家小甑吳粳香!”

宋真宗:“數歲豐稔,物價甚賤,但小民不能愛惜,飲食之餘,多所棄擲。”

《宋會要輯稿》記載:“天下窮民,飽食暖衣,猶有餘峙。”這都是關於宋代百姓生活整體性、概括性的形容與描述。

藏富於民是國策

宋朝不僅多數君主以仁治國,士大夫中也非常推崇藏富於民的理念,使之成爲國策。南宋名臣真德秀(1178年-1235年)在論述宋朝的治體時強調:“立國不以力勝仁,理財不以利傷義,御民不以權易信,用人不以才勝德。恩結乎人心,富藏乎天下。”

晁說之(1059年—1129年)《元符三年應詔封事》:“唯藏於民則民富,而國亦富,將不勝其利也。唯藏利於府庫,則國富而民貧,將不勝其害也。”

本文僅大體介紹了宋朝農業稅的部分,以後會再爲大家介紹商稅等其它稅種。

——待續

–希望之聲


分享
         
Tags: 古代中國文明之光
MF

MF

Related Posts

三星堆2021年新出土的黃金面具殘片(視頻截圖)。

「神話」就是神的話?三星堆開啟新視角

April 28, 2021

古希臘神話中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April 28, 2021
Next Post

程翔:中共有兩大死穴

博裕資本募60億美元脫身 公安將大清洗

網上罵人是不是言論自由?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按日期瀏覽

February 2021
MTWTFSS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 Jan   Mar »

最熱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3 months ago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6 months ago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6 months ago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7 months ago

迫害加劇

8 months ago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8 months ago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9 months ago

片尾曲:真的相信

10 months ago

最新文章

中文網站入口

馬斯克挨轟 敵基督是誰

王岐山的口罩 習近平的恐懼

川普起訴美國政府

迫害加劇

正體字與簡體字對照表PDF文件下載

整頓核酸機構 背後有原因

片尾曲:真的相信

薇羽看世間

© 2020 薇羽看世间.

Navigate Site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Shop
  • 精彩評論
  • 文明之光
  • 熱點新聞
  • 讀書時間
  • 以史為鏡

© 2020 薇羽看世间.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