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晉
每年人大開會,結束時都由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回答記者提問,儘管事先安排了中共黨媒或境外大外宣媒體,但境外媒體總算有機會直接向中共高層提問,這也是一年中僅有的一次機會,當然儘可能要逼出一些實話。而李克強也乘這難得的機會,以“被逼的”爲掩護,吐一口被習近平壓制的惡氣。
3月11日,李克強在中共人大閉幕記者會上發表講話,再次提到今年就業形勢嚴峻,稱城鎮新增勞動力約14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909萬人,創歷史新高。還要保障退役軍人就業,還要爲兩億七八千萬農民工提供打工的機會。今年制定宏觀政策的時候,仍舊把就業放在“六穩”之首。https://d36f810c21769188c3126fbaa1ccc4c7.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7/html/container.html
李克強說,當下中國正在興起“靈活就業”,涉及到兩億多人。李還稱,有的人一個人打幾份工,很辛苦,建議應該給他社保補貼。
“靈活就業”一詞一出立刻引發熱議。有網友說:“靈活就業說得好聽,就是打零工,沒有福利,有上頓沒下頓的。”
按照MBA智庫百科的定義,靈活就業者是指以非全日製、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人員,包括在各級檔案寄存機構寄存盤案的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的失業人員、辭職人員、自謀職業人員,檔案寄存期間經勞動人事部門批准退休人員,已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的未就業人員,從事個體勞動的人員,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
有大V發帖說,“靈活就業通常是指城鎮失業人員個人自謀生路或在街道、社區的組織下,從事社區服務、家政服務、後勤服務等‘臨時工性質’的人員。”
外界認爲,李克強此次變相披露了一個真相:中國“失業人口”高達2億多。
中共當局正在大力宣傳習近平的說法稱已全面脫貧,是“人間奇蹟”,而李克強有關兩億人“靈活就業”的講話,顯然打臉習。
習近平於六年前提出了“扶貧攻堅戰”,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當局更聲稱2020年就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過去幾年,中共扶貧腐敗、扶貧造假的消息不斷,官方也承認這一點,審計署都有報告,官媒也有一些報導。但這無阻當局宣佈取得“勝利”。
貴州省政府去年11月23日宣稱轄內的9個國家級貧困縣正式脫貧後,隨即中共官媒宣佈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習近平隨後幾次公開在重要場合宣揚這一“成果”。
2020年12月3日,習近平在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宣佈中共取得“全面脫貧勝利”。今年2月10日,習又在團拜會大談脫貧數據上的功勞,聲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曆史性成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2月25日,中共開“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上宣稱中共“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但觀察媒體報導,總理李克強從來沒有公開承認脫貧成功。即使習近平在脫貧大會上表彰有功人員的一刻,新聞畫面顯示,李克強在習的身後表情頗爲不自然。
相反,這次李克強在國際媒體面前,以“靈活就業”一詞,巧妙掀開兩億多人需要一人身兼數職維生的慘痛真相。
被列入團派,本身無紅色權貴家族背景的李克強,在習近平的第一任期一直很窩囊,官媒經常報導他因爲官員怠政發火拍桌子。但在第二任期,李克強迅速被指爲與習近平暗斗的角色。事實到底是否這樣?外界各有不同說法,但公開的事實就是,李克強經常講話和習不同調。他似乎在盡力揭習近平的謊言,並且打臉打的很響。
其中之前最經典的一次,是2020年5月底,李克強在中共“兩會”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也是憑藉一句話:中國“有6億人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打臉習近平的所謂“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及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的言論,也是針對習近平提出的2020年全面脫貧大話。
另外,2020年“兩會”上,李克強還公開推“地攤經濟”,一度引發熱議。之後沒幾天,“地攤經濟”話題突然被降溫。習親信蔡奇的北京市政府更是表態繼續取締擺地攤,被外界解讀爲“習李不同調”。
同年7月6日,李克強在貴州銅仁視察時看見很多閒置廠房,呼籲多用一些農民工。有媒體解讀認爲李克強又說了大實話,證實疫情下中國經濟恢復情況並不理想,這又與習近平聲稱當年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逆。
在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講話中提及,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做什麼事情要盡力而爲。這被認爲是李克強意有所指,因爲習近平上臺以來到處大撒幣,在全世界大手大腳。
8月16日黨媒刊發習近平的講話,強調“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但李克強17日主持國務院會議時,卻一再強調要確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資助。
習近平正在拼命壓制李克強,去年中共北戴河會議後,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前往災區視察,人民日報、央視、新華社三大中央級黨媒連篇累牘報導習近平,而對李克強的報導則整整延遲3、4天,引發外界議論紛紛。中共宣傳部門在報習、李視察水災時,更是明顯擡習貶李。據中共媒體圈消息指,是掌管宣傳的王滬寧下指示儘量不要宣傳李克強。
2020年7月31日,習近平的親信、副總理劉鶴,在舉行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上,疑有意公開羞辱總理李克強。當劉介紹到李克強時,李已經起身致敬,但劉鶴卻在臺上不給留出現場人鼓掌的時間,導致李克強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現場官員鼓掌也不是,不鼓掌也不是。外界多解讀這是習李衝突不經意被官媒公開。
親北京的香港《明報》去年8月19日發表題爲《黨內誰在反習?》的評論文章變相警告李克強。文章稱,外界有傳黨內有勢力“倒習”,李克強被點名爲代表人物之一,文章兜圈點題說:“以他(李克強)現時的影響力,若真存心振臂一呼,圖反習上位,恐在黨內和應者寡,最後不是變成林彪第二,就是變成趙紫陽第二。”
根據官場祕聞,習李斗的禍根其實是在第一任期埋下的。由兩名《華爾街日報》記者編著、中文名爲《超級權力對決》(《Superpower Showdown》)一書提到,習近平在2013年曾與時任中共副總理馬凱談話。當時習近平問馬凱,在經濟運行方面,黨中央和國務院哪個更有效。https://d36f810c21769188c3126fbaa1ccc4c7.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7/html/container.html
馬凱回答說:“北院。”注:中南海的北院是國務院所在地,南院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習近平當時說:“我看未必。”習不以爲然,話中有話。
據說馬凱此言由此斷送了李克強。
面臨中共高層換屆的二十大,習近平已通過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預料會開啓第三任期。但明年逾67歲的李克強將下臺。在這之前,習近平會不會對李克強下狠手不得而知,但李克強也肯定不甘待斃。通過兩會記者會將打臉習近平的動作在國際媒體公開,也算是李中堂的一次揚眉吐氣!
–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