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科學家新發現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肉食恐龍,曾是一個可怕的「殺手」,被命名為「Llukalkan aliocranianus」,在8500萬年前稱霸巴塔哥尼亞北部。
據《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科研消息,從保存完好的化石顯示,Llukalkan的頭部很像現代鱷魚,身長約5米,重約1公噸至5公噸,外型像霸王龍,鼻子短、聽覺敏銳,而且牙齒非常鋒利,可用來撕毀獵物,是頂級掠食者。
「Llukalkan aliocranianus」是馬普切語(Mapuche language),Llukalkan的意思是「令人生畏」,aliocranianus在拉丁語的意思是「異常頭骨」,屬於阿貝力龍科(abelisaurids)家族。
該恐龍的化石發現於阿根廷裡奧內格羅省的Bajo de la Carpa地層,科學家曾在距離它出土地點約700公尺處,挖出另一隻食肉恐龍道獵龍(Viavenator exxoni)的化石,同樣屬於阿貝力龍科。
阿貝力龍科家族平均長5至9米,主要分布在巴塔哥尼亞和傳統的南部次大陸岡瓦納的不同地區,也就是當今的非洲,印度,南極洲,澳大利亞和南美。
迄今為止,在整個巴塔哥尼亞已經發現了近10種這種可怕的捕食者。雖然類似於霸王龍的一般看上去都帶有細小而粗短的手臂,但它們的頭骨卻異常短促,深沉,經常帶有波峰和角,而且與眾不同。
–明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