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BC記者緊急撤離中國 妻子發聲:可能永遠無法回去
3月31日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官方推特帳號公布聲明表示,原駐中國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已調派臺灣。聲明中說:“沙磊將中國當局不希望全世界知道的真相曝光。BBC對沙磊在北京這段時間的獲獎報道引以為傲,他仍是我們報道中國新聞的記者。”
據報道,沙磊在中國大陸已有9年,受到來自北京當局的壓力與威脅後,感到越來越難在中國待下去,已經和家人壹起離開中國大陸前往臺灣。沙磊指出,他和團隊只要嘗試拍攝,就會受到監視,被威脅采取法律行動,幹擾和恐嚇。
報道稱,沙磊和家人遭到便衣公安壹路跟隨到機場,直到登機。他的妻子是愛爾蘭廣播公司(RTE)駐中國記者莫瑞(Yvonne Murray),由於受到來自中共當局越來越多的壓力,她和沙磊決定帶著3個孩子離開。
莫瑞表示:“當局對我丈夫的報道有意見。他替BBC工作,密切報道新疆維吾爾族受監禁,以及病毒起源。”她表示,目前正在臺北的旅館進行14天隔離,接下來將在臺灣繼續報道中國及更廣泛議題。
莫瑞還表示,她和沙磊的兩個孩子都在中國出生,他們都會說流利的中文。對他們而言,那裏是家。若中共當局繼續針對且懲罰單純做好本職的記者,他們就有可能永遠無法回去,這很令人沮喪。
她說:“我們會記得那些回憶。中國是壹個特別多采多姿、充滿文化的國家,我們這些年來和中國民眾建立的友誼不會被奪走。便衣跟隨我們直到離開,這雖然是壹個悲傷的離別的回憶,但這不會抹去那些快樂的記憶。”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3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BBC記者突然離境的提問時表示,如果沙磊認為他的報道是公正客觀的,那他就應該勇敢面對,不用害怕,如果有證據表明他受到威脅,他就應該報警。他為什麼要跑呢?這說明什麼問題?
另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表示,沙磊過去兩年在華工作期間,壹直只能獲得1到6個月的短期簽證,而不是壹般外國記者的壹年期簽證。
針對壹些外國記者離開中國大陸後前往臺灣。臺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外交部不對個案置評,但臺灣歡迎所有媒體的記者,以共享新聞和言論自由。
2、幾分鐘殲滅臺灣!美軍兵推“中共侵臺”結果令人震驚
近年來中共與臺灣關系緊繃,外界頻推測兩岸戰事壹觸即發。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奧赫曼內克(David Ochmanek)近日向媒體透露,美國五角大樓多次推演“中國侵臺”,結果代表中國的“紅軍”多次獲勝。奧赫曼內克認為,臺灣應增加防禦武器量,爭取美國馳援時間。
據NBC報道,奧赫曼內克指出,如果兩岸爆發戰爭,美國可能難以救援臺灣。因為在多次兵推模擬中,代表“藍軍”的美軍多次戰敗,代表“紅軍”的中共能夠數分鐘內就殲滅臺灣空軍,美國位在太平洋的空軍基地會遭到攻擊,並透過長程飛彈驅離美國戰艦及戰機。
奧赫曼內克表示,20年前中共尚無法在臺海挑戰美軍,但10多年過去,美國情報分析人士都表明中共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軍力,美國在太平洋的優勢正逐漸消失,當美軍的上校、指揮官們在模擬演習中被打得落花流水,他們才認清了這項事實,也透露了他們最真實的反應。
曾參與兵推的國防部研究員指出,北京已重金投資新軍機、軍艦、網絡與太空武器,還有為數眾多的飛彈,這些軍備旨在削弱美軍的海上和空中力量,且許多武器幾乎都在侵臺行動中能夠派上用場。為增加打勝仗的機會,奧赫曼內克認為,臺灣應該優先投資地雷、無人機與機動反艦、防空飛彈,以減緩中國兩棲、空降入侵,為美軍爭取時間馳援。
據早前報道,美軍印太司令部即將卸任的負責人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曾在3月警告參議員,美國將失去對中共的軍事優勢,中共可能會在2027年前透過武力奪取對臺灣的控制權。
而對於奧赫曼內克的說法,美國五角大樓表示不予回應。
另據中時新聞網報道,奧赫曼內克曾任職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2018年在美國國會做簡報時就曾提出警告,他認為美國軍力現代化若照現在發展速度來看,可能最快在2025年,就會出現中共對臺灣“侵略”美軍難以收場的結果。
3、中美拉攏之下 “夾縫”中的韓國明確表態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將於4月2日與韓日國安首長舉行三邊會談,韓中外長也將在4月3日於廈門會談。在中美矛盾激化情況下,中美兩國似乎都要拉攏韓國,令韓方可能面臨更大的外交壓力。於是,韓國將在“夾縫”中如何自處備受外界關註。
韓國外交部長官鄭義溶今天 3月31日在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美兩國對韓國來說都非常重要,中、美不是二選壹的選項,兩國也從未對韓提出相關要求。
據韓聯社報道,鄭義溶表示,中國是韓國的近鄰,也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國,韓中兩國始終保持著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美國是韓國的唯壹同盟國家,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安保政策的根基。
鄭義溶還強調,韓方的立場很明確,絕不模糊,且始終壹貫,即基於穩固的韓美同盟關系,和諧發展韓中關系。
其實,在結束韓美外長防長“2+2”會談後,鄭義溶也曾於3月18日表示,中美對於韓國而言都很重要,讓韓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可能,也不可取。他還表示,中美也從來沒有要求韓國選邊站隊。
據報道,即將在4月舉行的韓中外長會談料將就雙邊合作、朝鮮核問題等交換意見,會上或還將談及中美關系;而在韓美日國安首長會議上,三方可能就因應朝鮮核問題及共同牽制中國大陸方案進行探討。
拜登政府上臺後強調韓美日“三角同盟”,加快牽制中共步伐。美國國務卿布爾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上任後首次出訪就選擇韓日兩國。相反地,中共則選擇從韓國“出發”。
有觀點認為,雖然鄭義溶在布林肯訪韓前已接到中方訪問邀請,但布爾肯前腳壹走,鄭義溶隨即訪華或被視為中方“召見”並提出警告,尤其是中美兩國均在重啟朝核談判上有決定性作用,韓方因此擔心中美矛盾會影響到解決朝鮮核問題。韓國將重啟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作為外交首要課題,
對此,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樸元坤表示,在美中矛盾加劇情況下,若兩個大國都要拉攏韓國,韓方恐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萬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