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茂木敏充4月4日表示,日本將和美國合作緩解臺海關係的緊張形勢。但緊接着第二天,中國外長王毅就在電話裏警告日本外相,日本不要干涉中國內政,也不要捲入中美之間的對抗。日本爲什麼突然願意爲臺海關係出頭?這又將如何影響中日之間的關係。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的說法其來有自。在三月中旬結束的美日“2+2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就提到了“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外界已經注意到,美日聯合對臺海和平表態是多年來罕見的行爲。
罕見的表態 具體的合作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日本問題專家、資深研究員尼古拉斯·塞切尼(Nicholas Szechenyi)認爲,日本的這種表態符合它自身的利益,“日本實際處於中國對外危險的前沿地帶,而且它作爲美國的關係緊密的盟友,不會迴避表達對臺灣海峽安全問題的擔憂,尤其是這對整個地區的穩定有重要意義。”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達見雪(Yuki Tatsumi)也指出,日本與美國在防務問題上合作,纔能有效地阻止中國在東亞及意外事件地區的突進。另外,如果美國被迫採取行動保護臺灣,日本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尤其是考慮到美國在日本設置有多個軍事基地。
她強調,日本提升與美國的合作,形成有效的防禦,才能防止形勢發展到美中之間發生軍事對抗的地步。
臺灣對日本防務的重要性並不難看見。日本與那國島距離臺灣僅110公里。外界也早有輿論認爲,如果臺海發生戰事,中國有可能對中日兩國有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爲尖閣諸島)發起攻擊。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外務省的官員指出,“若臺灣出現突發事態,日本成爲當事方不可避免。”
今年以來,中國公務船有十三天駛入了包括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日本領海毗連區,日本已經高度警覺。爲了強化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方向的防衛,日本政府已經着手在航空自衛隊新田原基地部署可短距離起飛和垂直降落的最尖端隱形戰機F-35B。
在茂木敏充的談話中,並沒有提及日美可能採取的合作方式。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艾大偉(David Arase)教授認爲,基本的合作方式,可能是戰事發生時的保衛合作,“在現有的條件下,日本可以做的是在保衛日本地區利益的過程中,如果發生了對美軍的攻擊,日本可以參與保衛美國的軍艦,比如說,在中國大陸對臺灣發起攻擊的情況下。”
身在紐約的《中國戰略分析》雜誌社社長李偉東認爲,日本和美國的意圖可能是想把臺灣納入既有的軍事保護體系,“美日之間已經公開聲明,美國要幫助日本在釣魚島的安全問題上應對中國的突進,然後美日有可能是想把釣魚島的這種保護辦法擴展到臺灣去。”
艾大偉則分析說,對臺灣採取三方條約保護體系現在還難以想象。但他指出,日本首相菅義偉本週將訪問華盛頓,美日在安保方面有可能升級,“他們可能在海岸警衛隊方面採取合作,這方面可以互相協調,而不需要通過條約。”
他同時指出,日本還可以在安全信息和技術方面與美方合作。

艱難的平衡
日本近來不僅在防務問題上表態明確,對廣受國際關注的中國人權問題也開始立場鮮明。
雖然日本現在還沒有加入西方國家就新疆人權問題採取的制裁措施,但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正逐漸變得強硬。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 (Katsunobu Kato)4月6日表示,日本可以考慮通過法律對存在人權迫害的國家實施制裁。
另據日本外務省的聲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4月5日與中國外長王毅的通話中,除了對中國侵犯“日本領海”的事件表示關注外,也提到了香港局勢和中國新疆地區的人權問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艾大偉教授認爲,日本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爲了迴應國內民衆的呼聲,“日本民意對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負面,因爲他們受到有關香港、新疆新聞的影響,也受到中國在臺灣周邊和南海進行的軍事演習等消息的影響,日本政府必須對這些民意作出迴應。”
史汀生中心的達見雪則認爲,這與日本的價值觀有關,“既然日本和美國都在強調作爲盟友所共享的價值觀,日本政府逐漸強調人權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這不僅包括中國的問題,還有緬甸這樣的國家。”
但日本在外交上對中國逐漸顯現的強硬姿態,對日本的利益也可能存在威脅。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塞切尼指出,日本和中國在經濟上的互相依存,使得日本必須要在對中國的政策上保持精妙的平衡,“日本不得不一方面對中國的行爲表示擔憂,另一方面又希望與中國保持經濟關係,因爲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保持中日關係穩定的一種方式,同時也要在地區內儘量採用外交的方式。”
他認爲,現在中日關係可能正在進入緊張的階段,但這不意味着中日關係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轉折。
–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