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借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放話稱“永不稱霸”,暗示與美國改善關係的次日,中共外交部宣布,習近平將在4月22日以視訊方式為美國總統拜登捧場,參與他主辦的氣候峰會。
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就傳出拜登家族長期與中共有利益瓜葛的消息。拜登上台後,親證並未出清在中共掌控企業的持股。因此,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外界一直在關注他何時更改川普時期對抗中共的政策路線,徹底轉入綏靖。不過,有觀察人士認為,習近平前段時間油門踩的太過,對美公開立場過於強勢,戰狼做派引美國國內反對與厭惡,令拜登即便想服軟亦不能。
而美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4月14日至17日訪問中國,之後中美髮布對氣候危機的聯合聲明,強調美中兩國“堅持攜手”,被指實為以氣候議題為幌子,擱置分歧加強聯合之舉。
隨即,習近平在4月20日的海南博鰲論壇上對美國連批帶哄,既暗批華府“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又保證“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不搞軍備競賽”,紅臉白臉一個人全唱了。
4月21日一早,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習近平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將於22日在北京以視訊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外界猜測,習近平與拜登將在這次峰會期間會談。
同時,《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中美已計劃互派大使,北京方面的人選是中共外交部副部長秦剛,華府則將任命資深外交官尼古拉斯·伯恩斯(R. Nicholas Burns) 。
秦剛可能接任的消息出乎外界意料。自從今年年初崔天凱擔任駐美大使將近八年期滿時,外界就在猜測其繼任人選,因為恰逢拜登上台,中美之間料將有一個轉折。當時被認為有可能接替崔天凱的包括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謝鋒等。
而秦剛,則因為一向分管歐洲事務,與美國淵源不深,被認為赴美可能性較低。
如果上述傳言獲得證實,觀察人士認為,秦剛獲得這一職位,可能主要受益於他與習近平的關係——他自2014年底由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調任外交部禮賓司司長,直至2018年9月升任副外長。期間,他得以多次陪伴習近平出席重要場合,如2015年習近平出訪美國期間,秦剛屢屢與習近距離出現在活動場所,在林肯中學等地都陪伴在習的周圍。
除經歷符合習近平“任人唯親”的原則外,秦剛身上“戰狼”色彩較淡,符合當前中共與美國打交道的需要,也是他可能被選中的原因。
《華爾街日報》也指,習近平近期似乎都在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而這次派遣秦剛駐美顯示,中方領導人有意通過一個經驗豐富的外交官,恢復雙方之間定期舉行的高級別會議,並技巧地重建美中“正常高層關係”。
不過對於派任新大使消息,美中雙方都未證實。
–明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