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yuksj@gmail.com

陳薇羽

致一路走來的你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陳薇羽,一名在YouTube上分享時政內容的主播。轉眼間,我已經走過了五年的創作旅程。這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對我來說,卻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溫暖的歲月。我專注於講述中共的歷史真相,也關注中美、港台以及國際間的新聞動態,希望通過我的聲音,為大家帶來一點光亮、一點思考。 堅持並不容易。每一次錄製、每一次剪輯,背後都有無數個日夜的努力與掙扎。但每當看到螢幕另一端的你們——那些留言鼓勵我的朋友,那些默默點贊支持的觀眾,我便覺得一切都值得。是你們的陪伴,讓我有勇氣走下去;是你們的信任,讓我相信這條路有意義。 對於一路相伴的老朋友,我想說:謝謝你們五年來的支持。你們的每一次互動,都是我前行的動力。而對於剛剛認識我的新朋友,我也想說:歡迎你們加入這個小小的園地。這裡沒有華麗的包裝,只有我對真相的執著和對分享的熱忱。希望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一起探索這個世界的紛繁,彼此陪伴,共同成長。 這個世界很大,真相有時很遠,但只要我們還在尋找,還在傾聽,就不會迷失。我會繼續努力,用溫暖而平實的語言,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帶給大家。謝謝你們,讓我不再孤單。 願我們都能在這喧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靜與堅定。 謝謝你們的陪伴和支持! 薇羽2025年3月

致一路走來的你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寫在父親節

湖邊散步,竟然看到久違的螢火蟲。這是存在於兒時記憶裡的美好時光,晚飯後和小夥伴一起抓螢火蟲,裝在玻璃瓶中,或者裝在自己用紙折的燈籠裡。五歲那年,媽媽已經過世兩年,爸爸還未續弦。夏天的夜晚我們在戶外竹床上乘涼,爸爸坐在旁邊、舉著邊緣已經破裂的蒲扇給我們扇幾下,驅趕蚊子。我看著天上的星星和那深邃浩瀚的宇宙,突然感覺自己很渺小,問爸爸,一百年後我在哪裡?爸爸用蒲扇拍了一下床沿,回答說,一百年以後,就變成黃土了。我聽到這個答案,一種恐懼感油然而生,一百年以後這個世界就沒有我存在了嗎?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那應該就是叫做五歲抬頭吧,那時候就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只是沒有答案,直到後來長大我走入修煉。明天是父親節,祝所有的父親節日快樂!

寫在父親節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不辜負最後的秋光

深秋了,色彩絢麗的秋天很快要落幕了,這棵百年銀杏樹在我每天必經之路,滿樹金黃的銀杏葉燦爛耀眼。每天開車經過都會想,明天一定停下來拍個照,直到前些天,看到一夜間滿樹金黃落盡,鋪滿一地金色落英繽紛,我已經後悔莫及,這麼快!昨天還在枝頭燦爛,今天竟然齊刷刷落下,還好哪怕不在枝頭,那金黃仍然耀眼✨。趕緊拍照,不負這最後的秋光。 漫長時間一瞬即逝,蹉跎了歲月,懈怠了初心,若不珍惜最後的時光,那些金黃就再不會為你我綻放。

不辜負最後的秋光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端午節

小時候每到端午,母親就會在家門口擺上兩把木椅子,讓我坐在其中一把,母親則坐在另一把,我的椅子是被向著母親,我覺得好玩。於是每年都會觀看母親包粽子。原來椅子是用來系棉線,大多數時候不是用棉線,而是用一種棕櫚葉子撕成細細的一條條,粽葉有時也會去野外採來。這樣母親準備好臘肉和糯米,一隻勺子和一根筷子,就開始包粽子。小時候,我以為世界上的粽子都是長得這樣尖尖瘦瘦的。長大了離開家鄉才發現,原來大多數的粽子都有四個角,並且很少有看到臘肉的粽子,大多數都是豆沙紅棗花生,或者新鮮的肉粽。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吃臘肉粽子,或者白粽沾糖,這是最早記憶中的粽子的味道。其實是那時家裡買不起肉,只能包白粽沾糖,但對於小孩子來說,這已經是美味了。後來大一點,我也會學著母親的樣來嘗試著自己包,大概是看的比較多了,很容易就上手了。現在背井離鄉多年,端午節偶爾也會自己包粽子了,只是沒有臘肉就用煙燻肉代替也像模像樣。雖然家鄉離屈原投河的汨羅江很近,但其實很少人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就像很多中國傳統節日被商業化,我很少感受到這些節日的文化內涵,也沒人去深究為什麼要過端午,或者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中秋節為什麼要團圓,這些跟文化有關的問題從來沒人去思考。一個民族的文化斷了根,就會表現出這樣的現象,人們只是麻木的去過節,吃喝玩樂。反倒是出國後,發現海外的港台華人圈保留了更多傳統的習俗,在中國的時候都很少有機會看到的一些儀式、慶典活動,風俗習慣。像那些被西方國家收藏的中國文物一樣,它們在西方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倖免於文革之難。 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我的父親

這是我父母的結婚照。那個年代這已經是很體面的打扮了,乾淨的白襯衣領子外翻,配上整潔的外套,梳兩個小辮,帶一朵花就算是喜慶了。父親的髮型倒是看起來在今天都不過時。父親當年是個聰明帥氣的小伙,母親雖然家境更好些,學歷也更高,卻義無反顧的放棄工作,背井離鄉,跟著父親去了外地。父親自學煉鋼技術,成了一名機械廠的技術工人。他自己會做獵槍,上山打獵,下河打漁,做木工,修理、做裁縫,理髮,殺豬,拉二胡,做菜,在我印象裡,父親無所不能。父親雖然性格剛硬,但心地善良,特別孝順。他的父親是繼父,但我記得在爺爺年老臥床無法自理的時候,是父親每天背著爺爺去茅房,幫他洗澡擦身體。孝順父母也是父親言傳身教我們的一種品行。有一年夏天我們在屋外吃飯,來了一個河南的乞丐,老人看起來很可憐,父親就讓他跟我們一桌坐下,給他拿碗筷盛飯菜,並和他聊天,問他兒女都在哪裡,為什麼不養老,讓他出來要飯。老人淚眼婆娑,說兒子不孝順。父親就說子不教父之過,是從小沒有教育好。後來我問父親,為什麼要請乞丐一起吃飯,父親說,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職業和職務之分。那一次,是我人生當中對於人生而平等的第一次認知,也讓我此後的人生中,從來不以名利或外在去看人對人。父親是個正直的人,一生從沒有低下頭去求人,當然這也讓我們沒有獲得過更多更好的待遇和機會。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父親的尊敬,記得父親說過一句話,你爺老子永遠是你的後盾。如今,父親已經逝去,因為我的信仰,在他離世前,我也沒有能回中國看他一眼,父親到最後也沒能理解我的選擇。慶幸的是,在夢中我們相擁而泣,父親也終於明白了原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的父親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幸福的小鹿

居民區常常可見小鹿光臨。它們似乎不怕人,可能知道美國人大都nice,不會傷害它們。所以總是到人家門口去閒逛或覓食。今天這位看中了門口曬的乾貨,吃得津津有味,直到我出現,它才怯怯的看我一眼,轉身逃走。大概知道做錯事怕挨罵😄 如果在中國,它們早就成了盤中餐,還是美國的鹿🦌幸福啊⋯⋯

幸福的小鹿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寫在美國獨立日

今天是7月4日,美國獨立日。一個屬於自由與希望的日子,一個讓我們停下來回望與感恩的時刻。作為一個關注時事的分享者,我願借此機會,向這片土地獻上我的敬意與祝福。美國,這片由夢想與勇氣澆灌的土地,248年前,因為一群人的信念,點燃了獨立的火種。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脫離束縛,更是為後世留下一個可以自由呼吸、勇敢追夢的家園。今天,當我們仰望星條旗隨風飄揚,當我們聽見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的聲音,我們紀念的不只是歷史,更是那份歷經風雨仍熠熠生輝的精神。我感恩美國,因為她給予了無數人機會——無論你來自何方,無論你的故事有多麼平凡,這裡總有一片天空,讓你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我感恩她的多元,她的包容,她的堅韌。即便在最黑暗的日子裡,這片土地從未放棄對光明的追尋。我也祝福美國。願她繼續成為自由的燈塔,照亮那些渴望公正與尊嚴的心靈。願她的山川依舊壯麗,她的民眾永遠團結。願未來的日子裡,美國能以智慧與仁愛,迎接挑戰,守護初心。獨立日不僅是慶典,更是一個提醒:自由從來不是理所當然,它需要每一個人的珍惜與努力。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國家獻上最真摯的祝福——願美國永遠繁榮,願她的明天更加美好。

寫在美國獨立日 Read More »

薇羽看世間

和時政大V一起遊班芙!

班芙國家公園,隱藏在加拿大落基山脈深處的一顆明珠,是一片讓人屏息的自然畫卷。當你踏入這裡,仿佛走進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夢境——雄偉的山峰刺破天際,清澈的湖泊倒映著藍天,還有那隨風輕舞的松林,靜靜訴說著大地的故事。清晨,陽光從雪頂的山巒間灑下,金色的光芒在露易絲湖的湖面上跳躍。這片碧綠如玉的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周圍的冰川與森林,讓人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影。微風吹過,水面泛起細細的漣漪,遠處傳來鳥鳴,輕柔卻清晰,彷彿是大自然的低語。沿著弓河漫步,河水奔流不息,時而激昂,時而溫柔。兩岸的野花點綴著翠綠的草地,紫色的羽扁豆花與黃色的蒲公英交相輝映,簡單卻生機盎然。抬頭望去,遠方的硫磺山巍然屹立,雲霧繚繞在山腰,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夜晚,班芙的星空是另一番震撼。無盡的星辰灑滿天幕,銀河如一條發光的絲帶,橫跨天際。在這片未被城市燈光染指的土地上,你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卻又與宇宙如此靠近。這裡還有野生生命的氣息。麋鹿悠然漫步在林間,灰熊的足跡隱約可見,連空中的雄鷹都在盤旋時訴說著自由。班芙不僅是風景,更是生命的交響。班芙國家公園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歲月雕琢的詩篇。每一座山、每一滴水、每一棵樹,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我們去傾聽,去感受。來到這裡,你會發現,心靈也在這片純粹中找到了安寧。

和時政大V一起遊班芙! Read More »